桃夭李艳的成语故事


桃夭李艳

拼音táo yāo lǐ yàn

基本解释桃李盛开。泛指春日美景。

出处唐·罗邺《东归》诗:“桃夭李艳清明近、惆怅当年意尽违。”


暂未找到成语桃夭李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桃夭李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似曾相识 宋 晏殊《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集思广益 三国 蜀 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月地云阶 唐 牛僧儒《周秦行纪》诗:“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
儿行千里母担忧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4回:“你这个冤家,在何处饮酒,这早晚方回,全不知儿行千里母担忧。”
反复不常 宋·周密《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人疑其反复不常,而末如之何。”
再合余烬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百步无轻担 明·张景《飞丸记·交投设械》:“早起跑到日头晏,方知百步无轻担。”
无容身之地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8回:“四海飘零,无容身之地。”
肘行膝步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时有军卒,断左臂于佛前,以手执之,一步一礼,血流洒地,至于肘行膝步,啮指截发,不可算数。”
以进为退 《孙子·行军》:“辞强而进驱者,退也。”
毫不在意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我佛原是个大慈大悲之主,毫不在意。”
流言惑众 《汉书·翟方进传》:“今翟义、刘信等谋反大逆,流言惑众,欲以篡位。”
欲言又止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语甚凄楚,惊问之,欲言而止者再。”
街溜子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四章:“你看他在黄堡兴盛德字号当过伙计的那身街溜子气吧!”
望梅阁老 唐·白居易《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望梅阁老无妨渴,画饼尚书不救饥。”
犯颜苦谏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今日公瑾怒责公覆,我等皆是他部下,不敢犯颜苦谏;先生是客,何故袖手旁观,不发一语?”
科头袒体 晋·葛洪《抱朴子·刺骄》:“若夫贵门子孙及在位之士,不惜典刑,而皆科头袒体,踞见宾客。”
杜渐防微 晋 葛洪《抱朴子 明本》:“昔之达人,杜渐防微,色斯而逝,夜不待旦。”
一瓶一钵 宋·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再见江山,依旧一瓶一钵。”
筋疲力倦 鲁迅《花边文学 安贫乐道法》:“就是上海工厂里做工至少每天十点的工人,到晚快边就一定筋疲力倦,受伤的事情是大抵出在那时候的”
迥隔霄壤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79回:“弓也易合,弦也靠怀,不但终身无病,更是日渐精熟,这与托字迥隔霄壤了。”
赏信罚必 《六韬·赏罚》:“凡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赏信罚必,于耳目之所见闻,则所不见闻者莫不阴化矣。”
再做道理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十五回:“我且有尺水行尺船,等什么鹰神再来,我再做道理。”
杀生之柄 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弘传》:“擅杀生之柄,通壅塞之涂,权轻重之数,论得失之道,使远近情伪必见于上,谓之术。”
簠簋不修 唐·颜真卿《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公下车,召人吏告之曰:‘官吏有簠簋不修者……未至前一无所问,而今而后,义不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