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朽株的成语故事

拼音kū mù xiǔ zhū
基本解释朽:腐烂。株:露出地面的树桩。枯朽的树木。比喻老弱无用的人或衰微的力量。
出处汉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故有人先谈,则以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
暂未找到成语枯木朽株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枯木朽株)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前因后果 | 梁 萧子显《南齐书 高逸传论》:“史臣曰:‘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琐相袭。’” |
引领翘首 | 《武松演义》第15回:“都监大人张灯结彩,设宴款待英雄,正是引领翘首。” |
窃玉偷香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虽不能勾窃玉偷香,且将这盻行云眼睛儿打当。” |
十二道金牌 | 《宋史·岳飞传》:“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 |
莫衷壹是 | 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演讲》:“主张个人主义者,莫不反对社会主义,主张社会主义者,又莫不反对个人主义,聚讼纷纭,莫衷壹是。” |
杨朱泣岐 | 《荀子·王霸》:“杨朱哭衢途曰:‘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杨朱为此而哭泣。 |
下井投石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他一见宪眷比从前差了许多,晓得其中一定有人下井投石,说他的坏话。” |
鬼抓狼嚎 | 欧阳山《高干大》第十九章:“任桂花听见他这么鬼抓狼嚎,心乱得不知怎样才好。” |
有头有脸 | 浩然《艳阳天》第29章:“村里有头有脸的人全都敬着他,支书跟他更是亲近。” |
更无长物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回:“字画不过三五张,俱是法书名绘,几上一块黝黑的大英石,东墙上一张大瑶琴,此外更无长物。” |
角户分门 | 《明史 华允诚传》:“四海渐成土崩瓦解之形,诸臣但有角户分门之念。” |
运拙时艰 | 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便似班定远在玉门关,空学的兵书战策,争奈运拙时艰,淹留在此去住无门。” |
度长絜短 | 唐·刘知畿《史通·称谓》:“但以地处函夏,人传正朔,度长絜短,魏实居多。” |
习若自然 | 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 |
拔地摇山 | 明 郭勋《英烈传》第49回:“乌龙镇上驻不得赤龙舟,搅得翻江震海;大全港中做不得周全事,空教拔地摇山。” |
大厦栋梁 | 《晋书·和峤传》:“太傅从事中郎庾顗见而叹曰:‘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磥砢多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
湛恩汪濊 | |
遁阴匿景 | 晋·陆云《南征赋》:“遁阴匿景,静言勿哗。” |
尨眉皓发 | 《汉武故事》:“颜驷,不知何许人,汉文帝时为郎。至武帝,尝朁过郎署,见驷尨眉皓发。” |
红飞翠舞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呼三喝四,喊七叫八,满厅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真是十分热闹。” |
待势乘时 |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据先生甘贫守困,待势乘时,所谓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之物。” |
睚眦之嫌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娘》:“冀四娘念手足之义,而忘睚眦之嫌。” |
揭地掀天 | 清 蒋涟《<于忠肃公集>序》:“公乃以一身支柱其间,扶危定倾,使揭地掀天之日,为苞桑磐石之安。” |
投间抵隙 | 清·陈田《明诗纪事丁签》:“此辈投间抵隙,诬上行私,一言一笑,都有机关;一止一行,揣知上意。” |
白日青天 | 宋 杨万里《题太和宰卓士直寄新刻〈山谷快阁诗真迹〉》诗:“太史留题快阁诗,旧碑未必是真题。六丁搜出严家墨,白日青天横紫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