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贴耳的成语故事

拼音fǔ shǒu tiē ěr
基本解释俯首:低头。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服从;屈卑尊从的样子。
出处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暂未找到成语俯首贴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俯首贴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干净利落 |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不是老人家,谁能做这样干净利落?” |
鸿儒硕学 | 《晋书·儒林传序》:“鸿儒硕学,无乏于时。” |
直内方外 | 《周易 坤》:“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
攻其无备 | 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循途守辙 | 明·归有光《与周子和大参》:“今当路一似循途守辙,殊不可解。” |
全局在胸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 |
祸乱相寻 | 孙中山《心理建设》第六章:“此所以祸乱相寻,江河日下,武人专横,政客捣乱,而无法收拾也。” |
夸能斗智 | 明·梅鼎祚《玉合记·入道》:“看你峨冠委佩,羞人沐猴,任你夸能斗智,驱人火牛。” |
半新半旧 | 《红楼梦》第一一九回:“次日,宝玉贾兰换了半新半旧的衣服,欣然过来见了王夫人。” |
取法乎上 | 老舍《我怎样写火葬》:“假若文艺作品的目的只是为给人娱乐,那么像《战争与和平》那样的作品便根本不应存在。我们似应当‘取法乎上’吧?” |
顿口拙腮 | |
朱轮华毂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耳陈余列传》:“令范阳令乘朱轮华毂,使驱驰燕赵郊。” |
没齿难忘 | 明 无名氏《四贤记 出家》:“修行报德,慨从我志,没齿难忘。” |
枵腹从公 | 清 李宝嘉《活地狱》:“要想他们毁家纾难,枵腹从公,恐怕走遍天涯,如此好人,也找不出一个。” |
喜行于色 | |
纸上空谈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6回:“这位钦差年纪又轻,不过上了几个条陈,究竟是个‘纸上空谈’,并未见他办过实事,怎么就好叫他独当一面,去办这个大事呢!” |
讬物引类 | |
食鱼遇鲭 | 唐·皮日休《<文薮>序》:“亦由食鱼遇鲭,持内偶僎。” |
祸来神昧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高祖天福十二年》:“鄙语有之:福至心灵,祸来神昧。” |
东征西怨 | 语出《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
争天抗俗 | |
河溓海夷 | 《宋书·礼志三》:“故精纬上灵,动殖下端,诸侯轨道,河溓海夷。” |
玉骨冰姿 | 宋·辛弃疾《鹧鸪天·赋梅》:“若将玉骨冰姿比,李蔡为人在下中。” |
武断专横 | |
方驾齐驱 | 《北史·周宣帝纪》:“令四后方驾齐驱,或有先后,便加谴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