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的成语故事


诸子百家

拼音zhū zǐ bǎi jiā

基本解释诸子:指孔子、老子、庄子、荀子等;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各种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后用来对我国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暂未找到成语诸子百家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诸子百家)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价值连城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摆老资格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这一点他自己说了,说是有点摆老资格。”
三位一体 毛泽东《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为什么提出‘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实现抗战’这样三位一体的口号?”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与日俱增 《清史稿 圣祖纪三》:“万国安,即朕之安,天下福,即朕之福,祝廷者当以慈为先。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
至死不变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稳稳当当 老舍《取钱》:“人家已经都各按部位坐得稳稳当当,吸着烟卷,按着铃要茶水。”
构怨连兵 《周书·杜杲传》:“比为疆场之事,遂为仇敌,构怨连兵,略无宁岁。”
道头知尾 《朱子语类》卷四九:“惟圣人道头知尾,下学便上达,若教学者,则须循其序也。”
临水楼台 宋·汤恢《祝英台近·中秋》词:“洞庭窄,临水楼台,清光最先得。”
与民除害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丞相衔奉国威,为民除害,元恶大憝,心当枭夷。”
负德背义 《东周列国志》第二四回:“[申侯]今又以国媚楚,使子之君,负德背义,自召干戈,祸及民社。”
百读不厌 宋 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穿花蛱蝶 唐·杜甫《曲江》:“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人浮于食 西汉·戴圣《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才貌双全 明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 风月瑞仙亭》:“孩儿见他文章绝代,才貌双全,必有荣华之日,因此上嫁了他。”
握素披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荼。”
骚人词客 清·戴名世《<巢青阁集>序》:“永嘉山水,秀绝鬟区,曩者亦骚人词客之所萃也。”
柳弱花娇 宋 李冠《蝶恋花 佳人》词:“贴鬓香云双绾绿,柳弱花娇,一点春心足。”
心如刀锯 明·罗贯中《风云会》第二折:“不刺则俺这歹名儿怎地了,惊急列心如刀锯,颤笃速身如火燎。”
仔仔细细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18回:“只见都氏慌忙的一把挈起,声也不做,仔仔细细的看上一回。”
还年驻色 南朝·梁·刘孝标《山栖志》:“金盐重于素壁,玉豉贵于明珠,可以养性销痾,还年驻色。”
揭箧担囊 战国·宋·庄周《庄子·胠箧》:“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
杜门绝客 明·冯梦龙《智囊补·术智·委蛇》:“韩世忠既罢,杜门绝客,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奚童,纵酒西湖以自乐。”
应箓受图 《周易·纬乾凿度》下卷:“二十九年伐崇侯,作灵台,改正朔,布王号于天下,受箓应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