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口常谈的成语故事


流口常谈

拼音liú kǒu cháng tán

基本解释人人挂在嘴上的老话。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这四个字,久已作了小说部中千人一面的流口常谈。”


暂未找到成语流口常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流口常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博古通今 《晋书 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信言不美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81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二分明月 唐 徐凝《忆扬州》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诡谲多变 晋·张协《玄武馆赋》:“于是崇墉四匝,丰厦诡谲,烂若丹霞,皎如素雪。”
牛骥同皂 汉 焦赣《易林 升之小畜》:“牛骥同槽,郭氏以亡。”
玉质金相 汉 王逸《离骚序》:“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驾雾腾云 元 郑德辉《老君堂》第二折:“恨不的驾雾腾云,臂生两翅,飞出狱院。”
龟鹤之年 晋·郭璞《游仙》:“借向蜉蝣辈,宁知龟鹤年。”
层层深入
散闷消愁 元·高安道《哨遍·嗓淡行院》套曲:“待去歌楼作乐,散闷消愁,倦游柳陌烟花。”
人贫志短
软弱无力 巴金《我的故事》:“你看我是一个多么软弱无力的人。”
翻箱倒箧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船上买办又仗着洋人势力,硬来翻箱倒箧的搜了一遍。”
面折庭争 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弘传》:“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使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恼羞变怒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0回:“昌得官见他如此的说法,不禁恼羞变怒,喝令左右:‘替我赶他出去!’”
争斤论两
两小无猜 唐 李白《长干行》诗:“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赐墙及肩 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
嫉贤傲士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独据梁山志可羞,嫉贤傲士少宽柔。”
参辰卯酉 元 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我觑着那珠翠金银,我可便浑如似参辰卯酉。”
凤舞龙蟠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四回:“不想这一拜,恰恰的合成一个‘名花并蒂’,俨然是金厢玉琢,凤舞龙蟠!”
断凫续鹤 梁启超《政闻时言·外债平议》:“今我国于此种机关,百不一具,而惟断凫续鹤,欲袭取其企业之形式以移植于我国,是以格格而不入也。”
措心积虑 宋·何坦《西畴常言》:“逮迹其自为,则因循惰弛,罕克自强,措心积虑,甘心为小人,而不以为病。”
以文害辞 《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朱熹集注:“文,字也。辞,语也……言说《诗》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
摸棱两可 《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