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床拍枕的成语故事


捶床拍枕

拼音chuí chuáng pāi zhěn

基本解释形容辗转难以入睡。同“捶床捣枕”。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他脾气越发坏了,不是捶床拍枕,就是咒天骂地。”


暂未找到成语捶床拍枕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捶床拍枕)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语重情深 严复《以〈渔洋精华录〉寄琥唐山春榆侍郎有诗见述率赋奉答》:“忽蒙佳什誉过庭,语重情深谁敢荷?”
欺人自欺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八:“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书不释手 《北史·牛弘传》:“[牛弘]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
崇山峻岭 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儿女情长 南朝 梁 钟嵘《诗品 晋司张华》:“尤恨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曲高和寡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心若死灰 《淮南子·精神训》:“若然者,正肝胆,遗耳目,心志专于内,通达耦于一,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浑然而往逯然而来,形若槁木,心若死灰。”
附赘县疣 《庄子·骈拇》:“附赘县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成玄英疏:“附生之赘肉,悬系之小疣。”
心明眼亮 南北朝 王俭《褚渊碑文》:“风仪与秋月齐明,音徽与春云等润,韵宇弘深,喜愠莫见其际,心明通亮,用人言必由于己。”
恩同再造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5回:“倘出此关,不啻恩同再造。将来如有出头之日,莫非伯伯所赐了。”
一馈十起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汜论训》:“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
两边倒 莫应丰《将军吟》第26章:“你们这些年轻人,都是墙头草,风吹两边倒的。”
山重水复 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土洋结合 凌叔华《古韵》:“天津是中国北方的商业中心,漫步街头,西式或土洋结合的简陋店铺比比皆是。”
破门而出 廖沫沙《“史”和“戏”》:“而你却开始‘破门而出’了,历史家,却来写戏。”
积毁销骨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仪列传》:“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隙大墙坏 《商君书·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调三惑四 《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是弄非、调三惑四。”
千方万计 《敦煌变文 降魔变文》:“若论肯卖,不诤价之高低;若死腰楔,方便直须下脱。千方万计,不得不休。”
青衣乌帽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忠烈青衣乌帽。”
偃武觌文 清·李振裕《祠阙里雅》:“偃武觌文,风行四国。”
戴高履厚 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第六卷:“夫念臣一介庸愚,遭逢圣代,荷两朝之恩遇,浃体沦肌;际累世之昌隆,戴高履厚。”
诛尽杀绝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将俺老相国伍奢父子,满门家属,诛尽杀绝。”
水磨工夫 清 陈确《柬同志二首》:“学者且耐心于人伦事物,用些水磨工夫,他日经世之学,端不越此,又何性命之可言乎?”
迅风暴雨 宋·洪迈《夷坚丙志·舒州刻工》:“至午,黑云倏起西边,罩覆楼上,迅风暴雨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