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善退恶的成语故事

拼音jìn shàn tuì è
基本解释进用贤善,黜退奸恶。
出处《汉书·何武传》:“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职进善退恶。”
暂未找到成语进善退恶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进善退恶)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折臂三公 | 唐·刘禹锡《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上车著作应来问,折臂三公定送方。” |
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 |
见仁见智 | 《周易 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
松柏后凋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
主守自盗 | 《汉书 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
塔尖上功德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这是个权宜之术。贤弟须知,塔尖上功德,休得固辞。” |
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小人子母二人贪行了些路程,错过了宿店。来到这里,前不巴村,后不巴店,欲投贵庄借宿一宵,明日早行。” |
波光鳞鳞 | |
聊以慰藉 | 鲁迅《“呐喊”自序》:“有时候乃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
拟规画圆 | |
寂寂悄悄 | |
守节不移 | 西汉·刘向《新序·节士》:“子为父死无所恨,守节不移,虽有鈇钺汤镬之诛而不惧也。” |
义形于色 | 《公羊传 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
催命鬼 | 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不一时,催命鬼领了几个弟男子侄来到庙前。” |
飞刍挽粮 | 《明史·伍文定传》:“而文定决意进兵,一无顾惜。飞刍挽粮,縻数十万。” |
万念俱寂 | 王朔《浮出海面》:“脑子同时开着小差,胡思乱想,甚至万念俱寂,视一切于无睹。” |
画疆墨守 | 清 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唐初比偶……继以李杜代兴,杯酒论文,雅称同调,而李不袭杜,杜不谋李,未尝党同伐异,画疆墨守。” |
瑚琏之器 | 《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日:‘赐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瑚也。’” |
矫时慢物 | 《后汉书·弥衡传》:“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 |
回文织锦 | 典出《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 |
高尚娴雅 | |
陈旧不堪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2回:“那新摆出来的烧饼,更是陈旧不堪,暗想这种烧饼,还有什么人要买呢。” |
风尘之声 | 《宋书·氐胡传略阳清水氐扬氏》:“诸所谮引,言非一事,长涂万里,无路自明,风尘之声,日有滋甚。” |
弥山遍野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八卷:“忽然山谷之中,金鼓之声四起,蛮兵弥山遍野而来。” |
疾之若仇 | 《晋书·阮籍传》:“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