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无二日的成语故事

拼音tiān wú èr rì
基本解释日:太阳,比喻君王。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旧喻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君。比喻凡事应统于一,不能两大并存。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天无二日的典故
西汉初年,刘邦称帝后仍很尊敬父亲,他每次探望父亲都要行跪拜礼。随行的官员偷偷对他的父亲说:“天无二日,地无二君,他是皇上你是人臣,不能乱纲常。”刘邦父亲认为有理就取消这个礼节,刘邦得知后封父亲为太上皇继续行跪拜礼。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天无二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嫁狗随狗 | 宋 陈造《题六幺后》:“兰摧蕙枯昆玉碎,不如人家嫁狗随狗鸡随鸡。” |
除恶务本 | 《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蔡沈集传:“去恶则务绝根本。” |
援笔立就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6卷:“华安不假思索,援笔立就,手捧所作呈上。” |
龙蛇飞动 | 宋 苏轼《西江月 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
血光之灾 | 元 无名氏《盆儿鬼》楔子:“此卦洽谈室一百日内,有血光之灾,只怕躲不过去。” |
纡青拖紫 | 汉 扬雄《解嘲》:“纡青拖紫,朱丹其毂。” |
鸡犬桑麻 |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3回:“又走了一里多路,是一个乡镇了,田里种着菜,篱笆里栽着花,大有‘鸡犬桑麻’光景。” |
熊经鸟曳 | 《弘明集·正诬论》:“且夫熊经鸟曳,导引吐纳,辍黍稷而御英蕊。” |
覆车之鉴 | 晋 王隐《蜀记》:“公孙述据蜀而灭,此皆前世覆车之鉴。” |
高枕无事 | 宋·杨亿《论灵州事宜》:“度令分守边郡,贼迁可以计日成擒,朝廷可以高枕无事矣。” |
龙韬豹略 | 明 宋濂《走笔送金贤良》诗:“蛋雨蛮烟十年梦,龙韬豹略一生心。” |
熊罴之旅 | 晋·陆云《南征赋》:“乃有熊罴之旅,虓阚之将。” |
前途渺茫 | 茅盾《疲倦》:“剩下来还有什么呢?只觉得前途渺茫而已。” |
同声一辞 | 清·陈确《死节论》:“何至使八百诸侯同声一辞,冠带之伦服膺新命!” |
抽抽搭搭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平儿听了,越发抽抽搭搭的哭了起来。” |
霜行草宿 | 《宋书·孝义传·孙法宗》:“单身勤苦,霜行草宿,营办棺惇,造立冢墓,葬送母兄,俭而有礼。” |
大醇小疵 | 唐 韩愈《读荀子》:“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杨,大醇而小疵。” |
被发缨冠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
剸繁治剧 | 《明史·汪广洋传》:“浩词称其剸繁治剧,屡献忠谋,比之子房、孔明。” |
莫措手足 | 《明史·杨守随传》:“天下嗷嗷,莫措手足。” |
四时之气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
颠头播脑 | 明·郭勋《英烈传》第19回:“马上说同心,止不住颠头播脑。” |
枯槁之士 | 战国·宋·庄周《庄子·徐无鬼》:“招士之士兴朝,中民之士荣官,筋力之士矜雅,勇敢之士奋患,兵革之士乐战,枯槁之士宿名。” |
魂飘神荡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吴衙内看了,不觉魂飘神荡,恨不得就飞到他身边,楼在怀中。” |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 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