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名托姓的成语故事


假名托姓

拼音jiǎ míng tuō xìng

基本解释冒充别人姓名。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3回:“俺哥哥不是这般的人,多有依草附木,假名托姓的在外头胡做。”


暂未找到成语假名托姓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假名托姓)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深文周纳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
昆山之玉 秦·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同日而道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夫臣与主岂可同日而道哉!”
乐而不荒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其余皆数世之主也。子展其后亡者也,在上不忘降。印氏其次也,乐而不荒。”又《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宜。”杜预注:“节之以礼。”
饭来开口 唐·元稹《放言》诗:“酒熟餔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鸦。”
开门延盗 清·魏源《筹海篇·议守上》:“所谓诱贼入内河者,谓兵炮地雷,水陆埋伏,如设阱以待虎,设罾以待鱼,必能制其死命,而后纵其入险,非开门延盗之谓也。”
琴剑飘零 明 钱晔《赠周歧凤》:“琴剑飘零西复东,旧游清兴几时同?”
清风朗月 唐·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著作等身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自是以外,虽著述等身,声华盖代,总听其自贮名山,不得入此门一步焉,先圣之志也。”
附上罔下 汉·刘向《说苑·臣术》:“泰誓曰:‘附下而罔上者死,附上而罔下者刑。’”
惟命是从 汉·刘珍《东观汉记·鲍宣妻传》:“既奉君子,惟命是从。”
南户窥郎 《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昭信谓去(刘越孙刘去)曰:‘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又数出入南户窥郎吏,疑有奸。’”
又当别论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世荫不同》:“至孙许之荫以锦衣,官二品三品,忠臣之后又当别论。”
截发剉稾
兴利除害 《管子·君臣下》:“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
挈瓶之智
至死不屈 宋·周密《齐东野语·二张援襄》:“贵身被数十创,力不支,遂为生得,至死不屈。”
妙策如神
王佐之材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赞》:“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加。”
严陈以待
繁音促节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上卷:“乐府之妙,全在繁音促节,其来于于,其去徐徐。”
食箪浆壶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削发披缁 明·周楫《西湖二集·党阇黎一念错投胎》:“戴了儒衣儒冠,便是孔子;削发披缁,便是释牟尼佛。”
俳优畜之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俳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慢条丝礼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1回:“你问他,我去时还在厨房里雌着,等他慢条丝礼儿才和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