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日以待的成语故事

拼音jì rì yǐ dài
基本解释见“计日而待”。
出处明·赵元星《贺贾元礼食廪序》:“待御为两京学使者,即不复外补,坐致九列,惟计日以待耳。”
暂未找到成语计日以待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计日以待)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力不能支 | 隋 王通《文中子 事君》:“大厦将倾,非一木所支也。” |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 明·周楫《西湖二集·刘伯温荐贤平浙中》:“所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攻城略地如风卷残云。” |
膏肓泉石 | 明·洪应明《菜根谭》:“无膏肓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诗。” |
返朴还淳 | 隋·薛道衡《老氏碑》:“用之治身,则神清志静;用之治国,则返朴还淳。” |
以是为恨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 |
揭债还债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0回:“那才是揭债还债,窟窿常在。” |
一物一主 | 元·无名氏《衣袄车》第一折:“这披挂一物一主,看有什么人来。” |
甘雨随车 | 《太平御览》第十卷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诉曰:‘人等是公百姓,独不迂降。’回赴,雨随车而下。” |
心口如一 | 宋 汪应辰《题续池阳集》:“由是观世之议论,谬于是非邪正之实者,未必心以为是,使士大夫心口如一,岂复有纷纷之患哉!” |
定心丸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1章:“于是像吃了副定心丸,立刻由惊恐转为坦然。” |
颜筋柳骨 | 宋·范仲淹《祭石学士文》:“曼卿之笔,颜筋柳骨。” |
千古奇冤 | 周恩来《千古奇冤》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
天人相应 | 《灵枢·邪客》:“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
妖声怪气 | |
火眼金睛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我老孙火眼金睛,认得好歹。” |
细针密缕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这位姑娘虽是细针密缕的一个心思,却是海阔天空的一个性气,平日在一切琐屑小节上本就不大经心。” |
脚不点地 |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两个厮赶着一路正行,行不到三二里田地,只见后面两个人脚不点地赶上前来。” |
洋洋大观 | 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 |
拔不出脚 |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四章:“天保娘叹了口气:‘叫做陷进泥坑拔不出脚。’” |
校短量长 | 唐·冯宿《魏府狄梁公祠堂碑》:“婪伊侈谋,将易储皇。公陈不可,较短推长。” |
祸与福邻 | 战国·赵·荀况《荀子·大略》:“庆者在堂,吊者在闾,祸与福邻,莫知其门。” |
寿陵失步 |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
尺二秀才 | 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文说·声画押韵贵乎审》:“诚斋先生杨公考校湖南漕试,……先生见卷子上书‘盡’字作‘尽’,必欲摈斥。考官乃上庠人,力争不可。先生云:‘明日揭榜,有喧传以为场屋取得个尺二秀才,则吾辈将胡颜?’竟黜之。” |
希奇古怪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楔子:“还有许多骗局、拐局、赌局,一切希奇古怪。” |
潜移嘿夺 | 明·李贽《藏书·外臣传·冯道》:“今观五季相禅,潜移嘿夺,纵有兵革,不闻争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