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贯通的成语故事

拼音mài luò guàn tōng
基本解释脉络:人体内的经络。比喻事物前后连贯,条理清楚。
出处宋·朱熹《<中庸>序》:“然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
暂未找到成语脉络贯通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脉络贯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千里命驾 | 《晋书·嵇康传》:“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 |
心平气和 | 宋 程颐《明道先生行状》:“先生每与论事,心平气和。” |
骨肉相连 | 《北齐书 杨愔传》:“常山玉以砖叩头,进而言曰:‘臣与陛下骨肉相连。’” |
实话实说 | 张恨水《夜深沉》第30回:“我实话实说,您两只眼睛不方便,就得早早有个儿媳妇来伺候着。” |
釜底抽薪 | 汉 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
财殚力竭 | 《晋书 刘毅传》:“自桓玄以来,驱蹙残败,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自非财殚力竭,无以至此。” |
惊见骇闻 | 清·刘大櫆《与王君书》:“以故凡厥所有,皆与世龃龉,只可自娱,不堪共质。间尝出以示人,惊见骇闻,非怒则笑。” |
不省人事 | 《明史 艾穆传》:“穆遣戍凉州,创重不省人事,既而复苏,遂诣戍所。” |
顽梗不化 | 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三幕第一场:“你往年同严仲子做过朋友,他的顽梗不化,你是明白的。” |
匡其不逮 | 《晋书·武帝纪》:“择其能正色弼违,匡救不逮者,以兼此选。” |
殒身不恤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敢,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证明了。” |
寻短见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人家并没有威逼他,是他自寻短见。” |
鸾分凤离 | 明·李开先《林冲宝剑记》第48出:“自从他鸾分凤离,到如今雁断鱼稀。” |
无与比伦 | 宋·王禹偁《西京谢上表》:“永宫宠遇,无与比伦。” |
捷足先得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迎驾》:“自古道:‘中原逐鹿,捷足先得。’我们不可落他人之后。” |
学步邯郸 |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
黑眼定心 | 韩起祥《刘巧团圆》:“我老汉一辈子就懂得大吃大喝,自在逍遥,无忧无虑,有些乡亲见了,虽然黑眼定心,我也不管他。” |
伸头缩颈 | 清·翟灏《能人编·身体》:“豪门送物鹅伸颈,好客临门鳖缩头。” |
心头撞鹿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一回:“王庆看到好处,不觉心头撞鹿,骨软筋麻,好便似雪狮子向火,霎时间酥了半边。” |
考绩幽明 | 唐 柳宗元《送薛存义序》:“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 |
悬河泻火 | 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第二章第二节:“扫荡无余,犹悬河以泻火。” |
瞻顾前后 |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故其平生,如狂涛,如厉风,举一切伪饰陋习,悉与荡涤,瞻顾前后,素所不知。” |
施谋用计 | 明·黄元吉《流星马》第一折:“凭着您孩儿舌剑唇枪,施谋用计,我稳情取进贡到来。” |
变炫无穷 | 《宋书 后妃传论》:“自元嘉以降,内职稍繁,椒庭绮观,千门万户,而淫妆怪饰,变炫无穷。” |
狗捉老鼠 | 赵树理《传家宝》:“叫我看来是狗捉老鼠,多管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