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正词严的成语故事

拼音yì zhèng cí yán
基本解释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出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子玄之论,义正词严,圣人复起,弗能易矣。”
暂未找到成语义正词严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义正词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萍水相逢 | 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
男男女女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回:“这日月台丹樨仪门外,若大若小,男男女女,挨肩擦背,屁都挤将出来。” |
布被瓦器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王良传》:“(王良)在位恭俭,妻子不入官舍,布被瓦器。” |
闻所未闻 | 《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未闻。” |
拂袖而归 | 元·周文质《斗鹌鹑·自悟》套曲:“您都待重裀而卧,列鼎而食,不如我拂袖而归。” |
机杼一家 | 北齐 魏收《魏书 祖莹传》:“文章须出自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生活也。” |
点睛之笔 | 《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 |
偏乡僻壤 | 孙中山《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 |
仇人相见,分外明白 | 元 李致远《还牢末》第四折:“可不道仇人相见,分外明白。” |
暗室屋漏 | 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第四卷:“虽亏雅道,亦使暗室屋漏之下有所警,是亦小道之可观者。” |
气壮山河 | 唐 张说《孔补阙集市》:“族高辰象,气壮山河,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
丰亨豫大 | 宋 魏了翁《代南叔兄上费参政》:“自丰亨豫大之名立也,而财用日耗。” |
千金之子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
将胸比肚 | 清·李渔《比目鱼·偕亡》:“劝你自发良心将胸比肚。” |
使嘴使舌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3回:“相于廷专好使嘴使舌的说我,不知几时着了我手,也是这般一顿,方才解我积恨。” |
豪厘不伐,将用斧柯 | 《史记 苏秦列传》:“《周书》曰:‘绵绵不绝,蔓蔓奈何?豪厘不伐,将用斧柯,前虑不定,将有大患,将奈之何?’” |
绊绊磕磕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1章:“一人拖拉一双,在烂席片炕上绊绊磕磕跑着,高兴得呜呜直喊叫。” |
隙大墙坏 | 《商君书·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
大智如愚 |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
高人一着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这两人会托外国人递条子,他的见解已经高人一着。” |
殷天动地 |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车骑雷起,殷天动地。” |
敲锣放炮 | 洪深《香稻米》第三幕:“还不是他用狗头军师自作主张自讨好、敲锣放炮的硬出头!” |
豁然确斯 | 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郭象注:“了无,则天地万物彼我是非豁然确斯也。” |
千龄万代 | 唐·卢照邻《怀仙引》:“天长地久时相忆,千龄万代一来游。” |
块儿八毛 | 老舍《我这一辈子》:“假如从马粮钱里能弄出块儿八毛的来,孩子至少也可以去私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