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容身之地的成语故事


无容身之地

拼音wú róng shēn zhī dì

基本解释①指没有栖身立脚的地方。②指羞愧而无处可以藏身。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8回:“四海飘零,无容身之地。”


暂未找到成语无容身之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无容身之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孝子贤孙 元 刘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义夫节妇,爱的是孝子贤孙。”
微机四伏
枕戈汗马 明·屠隆《昙花记·公子受封》:“念亲恩主德总来难报,须教,枕戈汗马,努力塞云边草,儿时得功成大漠,鹤归华表。”
拖拖沓沓 沈从文《一个传奇的本事》:“只好放弃了本业,换上套拖拖沓沓旧军装,‘投笔从戎’作个后方留守处不足轻重的军佐。”
超度众生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七回:“昨晚道场圆满,正要回来,女众们都劝我道:‘千难万难出来一次,夜间钟法上放焰火超度众生,极有功德,怎的不看看去?’”
心病还从心上医 元·吴昌龄《张天师》:“这的是心病还从心上医。”
鹰瞵虎视 梁启超《论私德》二:“俄罗斯政府,以鹰瞵虎视之势,震慑五陆,而其人民称罪恶之府,黑暗无复天日,(日本人有《露西亚亡国论》,穷形尽相。)亦生计沈窘之影响也。”
迁善黜恶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考黜》:“考黜之政,谓迁善黜恶。”
歌舞太平 《南齐书·陈显达传》:“须享尘一静,西迎大驾,歌舞太平,不亦佳哉!”
发踪指示 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逐逐眈眈 语本《易 颐》:“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发凡举例 明·焦竑《玉堂丛语·纂修》:“时编摩之士,皆山林布衣,发凡举例,一仰于濂。”
宗匠陶钧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揖让之与干戈,文德之与武功,莫不宗匠陶钧,而群才缉熙;元首经略,而股肱肆力。”
愣头愣脑 曹禺《原野》第二幕:“干妈,虎子傻,说话愣头愣脑,没分寸。”
彝伦攸斁 《尚书·洪范》:“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
急如星火 晋 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阮囊羞涩 元 阴时夫《韵府群玉 七阳 一钱囊》:“阮孚持一皂囊,游会稽,客问:‘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
哀毁瘠立 唐 张鷟《朝野佥载 补辑》:“(崔浑)丁母艰,勺饮不入口,哀毁瘠立。”
饱练世故 宋 叶适《郭府君墓志铭》:“察江之言,皆饱练世故而不回挠,是足以继其父兄矣。”
泣血稽颡 巴金《家》:“虽然讣闻上说过‘寝苫枕块’,‘泣血稽颡’的话,但是他们整天躲在灵帏里,既不需要哭,又不必出来答礼。”
顺人者昌,逆人者亡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申屠刚传》:“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顺人者昌,逆人者亡,此古今之所共也。”
攒锋聚镝 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二·宰相子应举》:“四明在位久,卒被恶声以去,归里至与玺丞不相见。初不难借其子以市公,终于攒锋聚镝,受前人未有之弹射。”
降心下气 清·陈天华《警世钟》:“降心下气,和那平民党维新党,同心同德,不分畛域,共图抵制外国,一切大祸可免。”
贪脏枉法
谢家活计 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与从弟谢惠连俱以诗文着称,见《宋书·谢惠连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