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泽之遗的成语故事


手泽之遗

拼音shǒu zé zhī yí

基本解释手泽:为手汗所沾润。指先人遗物。

出处《礼记 玉藻》:“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


暂未找到成语手泽之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手泽之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识时务者为俊杰 晋 习凿齿《襄阳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木头木脑 沈虎根《小师弟》:“而且变得木头木脑,竟连他母亲来看他也会显得冷冰冰的。”
择主而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大白于天下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9回:“吾辈救国护法之初衷,将无以大白于天下,而佥壬假借,得以自便私图。”
鲸波怒浪 清·昭梿《啸亭杂录·端午龙舟》:“乾隆初,上于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于福海中,皆画船箫鼓,飞龙蠲首,络绎于鲸波怒浪间。”
搅海翻江 元 马致远《荐福碑》第三折:“振乾坤雷鼓鸣,走金蛇电影开,他那里撼岭巴山,搅海翻江,倒树摧崖。”
朱颜绿鬓 宋·辛弃疾《洞仙歌·寿叶丞相》:“见朱颜绿鬓 ,玉带金鱼。”
义胆忠肝 《水浒传》第七二回:“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玉石杂糅 汉·王充《论衡·累害》:“公侯已下,玉石杂糅;贤士之行,善恶相苞。”
势如劈竹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2回:“曹操得胜之兵,杀入城中,势如劈竹。”
謏言謏说 清·吴骞《拜经楼诗话》:“下至謏言謏说,巷议街谈,苟足以资记注而广多闻,要未必为三长之士所尽斥。”
摇尾求食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论辩风生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七宝山座》:“惟张九龄论辩风生,升此座,余人不可阶也。”
无风生浪 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第11卷:“山内差役多客民充当,无风生浪,遇棚民有事,敲骨吸髓,弁兵附和为奸。”
直而不挺 东汉·班固《汉书·盖宽饶传》:“夫君子直而不挺,曲而不讪。”
贵远贱近 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论文》:“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
三等九般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5回:“金莲:‘若是这等的也罢了,我说又是没廉耻的货,三等九般使了接去。’”
祸盈恶稔 《周书·武帝纪》:“既祸盈恶稔,众叛亲离,不有一戎,何以大定。”
甘言厚币 《梁书·侯景传》:“不顾社稷之安危,惟恐私门之不植。甘言厚币,规灭忠梗。”
历日旷久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是人必封不久矣。”裴骃集解:“必且历日旷久,则系牦能挈石,驽马亦能致远。”
兼收博采 宋·陆游《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听并观,兼收博采,无南北之异。”
月异日新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比见国家奋筹富强之术,月异日新,不遗余力,骎骎乎将与欧洲并驾矣。”
穿凿傅会 明·王廷相《答许廷纶》:“与夫五行之学,皆出于异端穿凿傅会之私,儒者不宜据以解经。”
悬门抉目 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员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夫差听信谗言,不从忠告,反赐之剑命自杀。伍员临死,曰:“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见《史记·吴太伯世家》。
鸷鸟不群 战国·楚·屈原《楚辞·离骚》:“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