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云吐雾的成语故事


吞云吐雾

拼音tūn yún tǔ wù

基本解释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不吃五谷,后形容人吸烟。

出处《梁书 沈约传》:“始餐霞而吐雾,终凌虚而倒影。”


暂未找到成语吞云吐雾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吞云吐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耳食之论 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大错特错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如今想来,真是大错特错!”
无遮大会 《梁书·武帝本纪》:“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
肺腑之言 元 郑德辉《刍梅香》第二折:“小生别无所告,只索将这肺腑之言,实诉与小娘子。”
浅见寡识 宋·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今辄条数事,布于左右,非出于浅见寡识。”
孤掌难鸣 韩非《韩非子 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千金买骨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2回:“晚生下士,蒙老先生怜才心切,欲自愧怍,故得冒充名流,作千金买骨。”
分形连气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
精神百倍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回:“想罢,取下玉牌,把朱草从根折断,齐放掌中,连揉带搓,果然玉已成泥,其色甚红。随即放人口内,只觉芳馨透脑。方才吃完,陡然精神百倍。”
四肢百骸 宋·文天祥《高沙道中》诗:“四肢与百骸,屈曲如杯锩。”
诗以言志 《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出词吐气 宋·苏轼《送水丘秀才序》:“水丘仙夫,治六经百家说为歌诗,与扬州豪俊交游,头骨硗然,有古丈夫风。其出词吐气,亦往往惊世俗。”
祖逖之誓 《晋书·祖逖传》:“元帝时藩王争权,晋室大乱,元帝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逖率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揖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得婿如龙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后汉李赝、孙秀俱娶太尉恒焉女,时人谓恒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
立业安邦 元 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想五帝之世,求贤用士,立业安邦,你是不知也。”
纵横捭阖 汉 刘向《战国策序》:“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鬼谷子 捭阖》:“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
心往神驰 宋·欧阳修《祭杜祁公文》:“自公之丧,道路嗟咨。况于愚鄙,久辱公知;系官在朝,心往神驰,送不临冗,哭不望帷。”
能言善辩 元 尚仲贤《气英布》:“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
一呵而就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十四:“感兴不来,也不能勉强去酝酿。当它来的时候,酝酿成熟,故能提起锐笔,一呵而就。”
持蠡测海 《汉书·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谬持蠡测海,沉挹酒如渑。”
七纵八横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
设官分职 晋·左思《魏都赋》:“设官分职,营处署居。”
谈优务劣 《晋书·山涛王戎等传赞》:“浚冲居鼎,谈优务劣。”
片言九鼎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毛遂片言九鼎,人重其言;季布一诺千金,人服其信。”
泰来否极 唐·白居易《遣怀》诗:“乐往转化,泰来犹否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