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儒硕老的成语故事


耆儒硕老

拼音qí rú shuò lǎo

基本解释耆:老;硕:大。盛德高年的儒者。

出处汉·扬雄《剧秦美新》:“是以耆儒硕老,抱其书而远逊;礼官博士,卷其舌而不谈。”


暂未找到成语耆儒硕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耆儒硕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脱口而出 清 吴趼人《瞎骗奇闻》:“我晓得你这个人向来是有口无心的,但也不可不拘什么话便脱口而出。”
来处不易 明·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万古千秋 唐 周朴《望中怀古》:“齐心楼上望浮云,万古千秋空姓名。”
惨绿愁红 宋 柳永《定风波》词:“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毁风败俗 《晋书 刘毅传》:“毁风败俗,无益于化;古今之失,莫大于此。”
沁入心脾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49回:“一霎时觉得一股清香沁入心脾,满身愉快,为从来所未有。”
直眉楞眼 邓十喆《活矿工和死把头》:“老矿工直眉楞眼地坐了半天,想起了自己的女儿。”
落落穆穆 《晋书 王澄传》:“澄尝谓衍曰:'兄形似道,而神锋太儁。'衍曰:'诚不如卿落落穆穆然也。'”
柔能制刚 《后汉书·臧宫传》:“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
淫荒无度 汉·杨恽《报孙会宗书》:“诚淫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
慕古薄今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音律》:“贵远贱近,慕古薄今,天下之通情也。”
吵吵闹闹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3回:“若是那些小人知道,来这门首吵吵闹闹,却怎么了?”
怙终不悛 语出《书·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孔传:“怙奸自终,当刑杀之。”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君子之心未尝不欲其去非而就是,舍邪而适正。其怙终不悛,则当为《夬》之上六矣。”
柴天改物 《宋书 武帝纪赞》:“至于钟石变声,柴天改物,民已去晋,异于延康之初,功实静乱,又殊感熙之末。”
一走了之 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我亦尚在看看人间世,不过总有一天,是终于要‘一走了之’的,现在是这样的世界。”
金声玉服 战国·宋·墨翟《墨子·经说》:“实,其志气之见也;使人如己,不若金声玉服。”
慎小事微 春秋·齐·管仲《管子·君臣下》:“昔者圣王本厚民生,审知祸福之所生,是故慎小事微,违非索辨以根之。”
短垣自逾 《国语·吴语》:“今君掩王东海,以淫名闻于天下,君有短垣而自逾之。”
掠美市恩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九:“所谓曲意徇物,掠美市恩,其用心要作甚?”
心软意活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金桂听见他婆婆如此说,怕薛蟠心软意活了,便泼声浪气大哭起来。”
痛自创艾 明 张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铭》:“里中少年有殴母者,公欲与其父直诸有司,置之重典,少年惧,叩头流血请教,公乃许之,而其人亦痛自创艾,卒为善士,为乡里所重如此。”
磨杵作针 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止忧》:“人非铁石,奚堪磨杵作针;寿岂泥沙,不禁委尘入土。”
追踪问迹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陈秋碧<梧桐树>》:“阳台梦杳,苦追踪问迹,似无还有。”
震天铄地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17节:“吾敢信卷土重来之机会,震天铄地之奇观,其决不远也。”
金鼓喧阗 清 金捧阊《守一斋笔记 芦花会》:“忽金鼓喧阗,仪卫甚盛,观者踵接肩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