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典策的成语故事


高文典策

拼音gāo wén diǎn cè

基本解释见“高文典册”。

出处宋·王安石《翰林学士除三司使制》:“闳言崇议,足以经纶王家;高文典策,足以鼓动当世。”


暂未找到成语高文典策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高文典策)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话中有话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0回:“邢夫人等听了话中有话,不想到自己不令凤姐便宜行事,反说:‘凤丫头果然有些不用心。’”
破烂货 巴金《一颗桃核的喜剧》:“我们有的是封建社会的破烂货,非常丰富。”
风前残烛 梁遇春《致石民书六通》:“良心(交与Nurse)已如风前残烛,一片冰心,将付之东流矣。”
推三推四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27回:“你这家伙胆小怕死,还推三推四咧!你不敢去,我一个人也敢去!”
聊复尔耳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民熙物阜 明·杨柔胜《玉环记·延赏庆寿》:“民熙物阜岁时丰,三边烽火息,四海受恩隆。”
千形一貌,百喙一声 黄人《<清文汇>序》:“引绳墨,立橅型,如村塾之训蒙,如琐院之课士,俾千形一貌,百喙一声。”
驿寄梅花 宋 秦观《踏莎行》词:“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绝世无双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一:“我看此女妖娆艳冶,绝世无双。”
价增一顾 《战国策·燕策二》:“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马价十倍。”
只争旦夕 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今朝宠命来首锡,掌枢衡只争旦夕。”
吹糠见米 《人民日报》1975.7.8:“有人提出:多派些人到外地搞副业,抓现钱,说这个办法‘吹糠见米’,收效快。”
满肚疑团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归至怡红院中。”
自出新意 明·宋濂《答章秀才论诗书》:“孟东野阴祖沈、谢,而流于蹇涩。卢仝则又自出新意,而涉于怪诡。”
出力不讨好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161回:“不但出力不讨好,而且有性命之忧。”
坐不垂堂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意断恩绝 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三折:“做儿的会做儿,做夜的会做爷,子父每无一个差迟,生各札的意断恩绝。”
上竿掇梯
奸官污吏 清·林觉民《绝笔书》:“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
感慨杀身 宋·朱熹《近思录·政事》:“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
铄金毁骨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仪列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明法审令 《尉缭子·战威》:“明法审令,不卜筮而事吉;贵功养劳,不祷祠而得福。”
朝锺暮鼓
枕干而寝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
风中秉烛 元·无名氏《海门张仲村乐堂》第一折:“我将世事都参透,幻身躯似风中秉烛,可怜见便似兀那水上浮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