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琼枝的成语故事

拼音yù shù qióng zhī
基本解释①形容树木华美。②喻贵家子弟。
出处唐·李煜《破阵子》词:“凤阙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暂未找到成语玉树琼枝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玉树琼枝)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当仁不让 |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集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 |
及瓜而代 | 《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 |
王侯将相 | 《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相得益彰 | 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
夸妍斗艳 | 宋·梅尧臣《莫登楼》诗:“夸妍斗艳目以偷,天寒酒醺谁尔俦。” |
乐乐醄醄 | 明·无名氏《浣花溪》第四折:“锡天厨美酒嘉肴,众位公卿乐乐醄醄。” |
天宽地窄 |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三折:“只为他财散人离,闪的我天宽地窄,抵死待要屈脊低腰,又有会巧言令色。” |
胯下之辱 | 《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
琴瑟不调 | 《汉书 礼乐志》:“辟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 |
荒唐之言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篇》:“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戃。” |
弹丝品竹 |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开场:“但咱们,虽宦裔,总皆通。弹丝品竹,那堪咏月与嘲风。”明 杨柔胜《玉环记 皋谒延赏》:“尽称我弹丝品竹,沉李浮瓜,此处当追赏。” |
钩隐抉微 | 宋·郭绍彭《宋王先生圹铭》:“《从书》门分类聚,钩隐抉微,考证经史百氏,下致骚人墨客佚事,细大不捐。” |
蹈矩循彟 | 明·宋濂《佛慧圆明无边广照普利大禅师塔铭》:“七岁即就外傅,诸书经目辄成诵,出入蹈矩循彟,有若成人。” |
栉风酾雨 |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都兴阿诸公,忠贞朴劲,屡摧狂寇,栉风酾雨,始终戎幕。” |
大大方方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所以他们但凡吃物,不肯大大方方,总是贼头贼脑,躲躲藏藏,背人而食。” |
上天不负苦心人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多辛苦了几次如今却高高中了个第三,可谓上天不负苦心人,文章自有定论。” |
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 曾朴《孽海花》第29回:“无巧不成书!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
经邦纬国 | 唐·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司徒诏》:“是以经邦纬国必俟萧曹之勋,燮理阴阳允归锺华之望。” |
弓影杯蛇 |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一灯如豆,罗帐低垂,弓影杯蛇,惊神未定。” |
日月其除 | 《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
深沟高壁 |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深沟高壁坚营,勿与战。” |
亥豕鲁鱼 | 宋·文天祥《谢何枢密梦然启》:“其如亥豕鲁鱼之谬,深有惭于负乘,敢自己于循墙。” |
微言大谊 | 清·魏源《<书古微>序》:“所以发明西汉《尚书》今、古文之微言大谊,而辟东汉马郑古文之凿空无师传也。” |
携幼扶老 | 东汉·班固《汉书·严助传》:“施德垂赏以招致之,此必携幼扶老以旧圣德。” |
诗礼传家 | 元·柯丹丘《荆钗记·会讲》:“诗礼传家忝儒裔,先君不幸早倾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