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敛暴征的成语故事

拼音jí liǎn bào zhēng
基本解释严急而苛猛的赋税。
出处唐·白居易《杜陵叟》诗:“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暂未找到成语急敛暴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急敛暴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抱残守缺 | 东汉 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
长天老日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贾母因向宝钗道:‘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去;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 |
掠影浮光 | 《新华日报》1943.8.28:“一个正视现实的人,不会只是去强调这掠影浮光,但亦决不故意去抹煞它。” |
做张做智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回头一看,见丈夫手忙脚乱,做张做智,老大疑惑。” |
方正不阿 | 《明史·王徽传》:“有方正不阿者,即以为不肖,而朝夕谗谤之,日加浸润,来免改疑。” |
一时半刻 | 元 范居中《金殿喜重重 货郎儿》:“才离了一时半刻,恰便似三暑十霜。” |
东鳞西爪 | 清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二节:“以上所引,虽东鳞西爪,语焉不详。” |
守株缘木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乃区区循大道以求之,不几于守株椽木乎?” |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 | 《六韬 发启》:“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 |
脂膏莫润 | 《金石萃编·隋赵芬碑》:“清白自守,脂膏莫润。” |
斐然成章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
异曲同工 | 唐 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
好恶同之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戮力壹心,好恶同之。” |
年老色衰 |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38回:“那王妈妈自幼在勾栏中出身,后来年老色衰,沦落无靠,遂为人佣仆。” |
识时达务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他不多几年,已巴到极顶的分儿,也只为识时达务,能够上和下睦罢了。” |
生民涂炭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六十一回:“今国君无道,天愁民怨,四海分崩,生民涂炭,刀兵不歇,天下无不思叛,正天之欲绝殷商也。” |
淆惑视听 |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一,这些人一般都打着所谓民主的幌子,很容易淆惑视听。” |
埋声晦迹 | 《南史·萧修传》:“修静恭自守,埋声晦迹。” |
下陵上替 | 《左传 昭公十八年》:“于是乎下陵上替,能无乱乎?” |
舐糠及米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吴王濞列传》:“里语有之,‘舐糠及米。’” |
招风惹草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你只会怨我顾前不顾后,你怎么不怨宝玉外头招风惹草的呢?” |
剪枝竭流 | 《魏书·高闾传》:“堰水先塞其源,伐木必拔其本,源不塞,本不拔,虽剪枝竭流,终不可绝矣。” |
号天哭地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只见林冲的娘子,号天哭地叫将来,女使锦儿抱着一包衣服,一路寻到酒店里。” |
继之以死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
包而不办 | 杨植霖《若飞同志在绥远狱中》:“一种是国民党的包而不办的办法,一种是共产党的发动群众奋起抗战的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