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阻不宾的成语故事

拼音fù zǔ bù bīn
基本解释犹言负固不服。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
暂未找到成语负阻不宾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负阻不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云游天下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7回:“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静,原是祀水关镇国寺中长老;后因云游天下,来到此处。” |
言人人殊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曹相国世家》:“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 |
滚瓜烂熟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1回:“十一二岁就讲书读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 |
俗不可耐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沂水秀才》:“一美人置白金一铤,可三四两许,秀才掇内袖中。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俗不可耐’。” |
恶积祸盈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北虏僭盗中原,多历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燋烂。” |
肘腋之患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在,北畏曹公之疆,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正当斯这时,进退狼跋。” |
颠扑不磨 |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你不信,试看将来不远的,便应有一个穷源反本、颠扑不磨的定论。” |
谦卑自牧 | 《周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
自学成才 | 邓小平《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文化大革命’前大专学校毕业的和自学成才达到同等水平的知识分子,总有几百万吧。” |
牵肠萦心 | 叶圣陶《线下·一个青年》接信后竟置之不答,那种牵肠萦心的期待不将把血管都绞破么!” |
巨人长德 | 唐·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迁太常卿,天下愈推为钜人长德。” |
行满功圆 | 元·无名氏《新水令·殿前欢》曲:“要行满功圆,跨鹤儿飞上天。” |
问一答十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5回:“太尉此去,下官手下有个虞侯,能言快语,问一答十,好与太尉提拔事情。” |
三户亡秦 | 《史记·项羽本纪》:“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
大智如愚 |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
乐道忘饥 | 《晋书·乐志》:“与君周旋,乐道忘饥。我心虚静,我志沾濡。” |
悬头刺股 | 《敦煌变文集·齖■(齿可)书》:“晡时申,悬头刺股士苏秦。” |
振旅而归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五年》:“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 |
宏材大略 | 《老残游记》第六回:“阁下如此宏材大略,不出来做工点事情,实在可惜。” |
薰莸无辨 | 唐·陆贽《又论进瓜果人拟官状》:“薰莸无辨,泾渭不分,二纪于兹,莫之能整。” |
凤翥鸾翔 | 明·李东阳《祭孔氏女文》:“我女之嫁,凤翥鸾翔。我女之行,山遥水长。” |
掩恶溢美 | 宋·周密《齐东野语·张魏公三战本末略》:“野史各有私,好恶固难尽信,若志状,则全是本家子孙、门人掩恶溢美之词,又可尽信乎?” |
征敛无度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布常无艺,征敛无度,宫室日更,淫乐不违。” |
群口铄金 | 宋·李纲《谢亲笔札子》:“陛下察其心于群口铄金之际,薄其罪于众人欲杀之时。” |
磨乾轧坤 | 明·刘基《龙虎台赋》:“于赫龙虎之台,磨乾轧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