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好义的成语故事

拼音lè shàn hǎo yì
基本解释谓乐于行善,喜好正义。
出处宋·曾巩《与杜相公书》:“伏以阁下朴厚清明,谠直之行,乐善好义,远大之心,施于朝廷,而博见于天下。”
暂未找到成语乐善好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乐善好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倦鸟知还 | 晋·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
不经之谈 | 晋 羊祜《诫子书》:“无传无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暗暗地寻思道:‘既是好意请我们吃酒,如何这般相待,不许人动身?’” |
鬼设神使 | 宋·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词:“鬼设神使,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
贯朽粟红 | 明·吾丘瑞《运甓记·苏峻倡乱》:“甲精器利,贯朽粟红,兵诵吉申,民歌召杜。” |
面无人色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 |
永志不忘 | 冰心《〈儿童文学选〉序言》:“捻军的失败,也引起人民无尽的悲愤,他们对起义的英雄们是永志不忘的。” |
非钱不行 | 唐·张鷟《朝野佥载》:“愔问故,答曰:‘当今之选,非钱不行。’” |
东冲西突 | 《三国演义》第七一回:“曹操见云东冲西突,所向无前……奋然大怒,自领左右将士来赶赵云。” |
丧家之狗 | 《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他两个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似漏网之鱼。” |
狱货非宝 | 《书·吕刑》:“狱货非宝,惟府事功,报以庶尤。” |
抚胸呼天 | 宋·陈亮《祭章孟容文》:“今昔见君,累然在疚,抚胸呼天,天不我覆。” |
虱多不痒 | 梁实秋《懒》:“‘虱多不痒,债多不愁’,那是自我解嘲!” |
石烂江枯 | 《明史·云南土司传二·麓川》:“[王骥]乃与思禄约,许土目得部勒诸蛮,居孟养如故,立石金沙江为界,誓曰:‘石烂江枯,尔乃得渡。’” |
芙蓉出水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
蔑伦悖理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4回:“备闻襄公淫妹之事,默然自叹:‘似此蔑伦悖理,禽兽不如。” |
一分为二 | 宋·邵雍《皇极经世绪言》第七卷:“是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 |
昏昏默默 | 战国·宋·庄周《庄子·在宥》:“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
月晕主风 | 《田家五行·杂占论月》:“月晕主风,何方有阙,即此方风来。” |
骋目流眄 | 《梁书·沈约传》引《郊居赋》:“临巽维而骋目,即堆冢而流眄。” |
没仁没义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卷:“似你这般没仁没义的,死了一个,又讨一个,出了一个,又纳了一个。” |
别饶风致 | |
矜夸凌上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孙楚矜夸凌上,陆机犯顺履险。” |
鱼游燋釜 | |
索隐行怪 | 《汉书 艺文志》:“孔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