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才练识的成语故事


通才练识

拼音tōng cái liàn shí

基本解释博学多才,见识练达。

出处唐·崔尚《唐天台山新桐柏观之颂序》:“夫其通才练识,赡学多闻,翰墨之工,文章之美,皆忘其所能也。”


暂未找到成语通才练识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通才练识)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桑弧蒿矢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传·刘昆》:“每春秋飨射,常备列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桑弧蒿矢,以射菟首。”
学识渊博 孙犁《小说杂谈》:“我们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渊博,但不会说他是在卖弄。”
控名责实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神哗鬼叫 清·张南庄《何典》第九回:“四三个牢头忙上前来捉时,早被他一顿抽拔拳,都打得死去活转来,便就神哗鬼叫的打将出来。”
混沌不分 《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窃,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窃,七日而浑沌死。”
惟利是逐 朱自清《历史在战斗中》:“这利己主义到了‘惟利是逐’的地步,却是非空虚到极点不可。”
耳聋眼花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0回:“晁夫人又不头疼脑热,又不耳聋眼花……喜喜笑笑,那像一个将要不好的人。”
展脚伸腰 元·乔吉《两世姻缘》第四折:“不索你插钗、下财、纳采,有甚消不的你展脚伸腰两拜。”
有声没气 茅盾《林家铺子》六:“林先生叹了一口气,过了一会儿,方才有声没气地说道:‘让我死在那边就是了……’”
洒心更始 汉·王符《潜夫论·述赦》:“谋反大逆不道诸犯,不当得赦皆除之,将与士大夫洒心更始。”
刊心刻骨 闻一多《邓以蛰<诗与历史>题记》:“也没有一篇不刊心刻骨,博大精深。只要你肯埋着头,咬着牙,在岩石里边寻求金子。”
天命攸归
看风转舵 老舍《老张的哲学》:“不要紧,看风转舵,主意多着呢!”
触机落阱 明·沈景《义侠记·奇功》:“叶子盈,我遭逢时乖运梗,你为甚也触机落阱?”
当家理纪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回:“如今大街坊张二官府,要破五百两金银,娶你做二房娘子,当家理纪。”
积微成著 《荀子·大略》:“夫尽小者大,积微成著,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
众毛飞骨 唐 李白《雪谗诗赠友人》:“群轻折轴,下沉黄泉;众毛飞骨,上凌青天。”
搬口弄唇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3回:“又见我两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买卖。”
怜贫敬老 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
分甘同苦 《北齐书·慕容俨传》:“俨犹申令将士,信赏必罚,分甘同苦,生死以之。”
摩厉以需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朱佩茞》:“媳妇有妖胎,会将摩厉以需,毋复聒之使不安静也。”
赢奸卖俏
知文达礼 清·张南庄《何典》第十回:“你既这等知文达礼,晓得敬重我……便饶你性命。”
如醉初醒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三回:“黄歇如梦初觉,如醉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