韫椟而藏的成语故事


韫椟而藏

拼音yùn dú ér cáng

基本解释把玉裹在匣子里藏起来。比喻怀才隐退。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8回:“两位将军,有些神箭,当奏闻吾王,美玉不可韫椟而藏。”


暂未找到成语韫椟而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韫椟而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量力而行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五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
无人不知 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卖朝报’的人为广招徕,必然大声吆喝,以至于大街小巷,无人不知。”
晏安鸩毒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鸡犬相闻 先秦 李耳《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赦不妄下 晋·常璩《华阳国志·刘后主传》:“故亮时,军旅属兴,赦不妄下也。”
无头告示 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二章:“昨日‘半梁山’在那里贴出好些无头告示,声言要同‘赛少林’厮拼。”
饮水曲肱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一路货色 郭澄清《大刀记》第七章:“叫我看,一进了他们这个大染缸,就全变成一路货色了。”
瘦骨棱棱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他屋里的,瘦骨棱棱的,一天愁到黑,愁米,愁柴又愁盐。”
孤文只义 清·龚自珍《〈春秋决事比〉自序》:“斯时通古今者起,以世运如是其殊科,王与霸如是其殊统;考之孤文只义之仅存,而得之乎出没隐显之间;……竹帛烂,师友断,疑信半;为立德、适道、达权之君子,若此其难也。”
昏昏暗暗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昏昏暗暗,灵前灯火失光明;惨惨幽幽,壁上纸钱飞散乱。”
以夜继日 《吕氏春秋·先识》:“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倚,固无休息。”
如履如临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鱼书雁帖 明·高濂《绛都春序·题情》套曲:“空接,鱼书雁帖,反教人添哽咽。”明·王九思《绛都春序·四时闺怨》套曲:“盼征鸿在天外,行列,烦寄却鱼书雁帖。”
竭智尽力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四》:“臣虽尽力竭智,死不复见于王矣。”
析肝吐胆 明·高以俭《〈太师张文公集〉跋》:“受顾命,辅冲圣,秉国十年,乃举其生平,析肝吐胆献之天子。”
大勇若怯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心劳计绌
衣单食缺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七卷:“行粮不敷,衣单食缺,若一人独往,可到楚国。”
辍食吐哺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
见怪非怪,其怪自害 明·无名氏《白兔记·牧牛》:“见怪非怪,其怪自害。”
孤履危行 明·李东阳《冰玉斋记》:“若明仲者,雄谈博辩而人不以为狂,志高远虑而人不以为迂,孤履危行而人不以为异。”
短吁长叹 元·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15出:“我今日得救还,草舍间、免了些短吁长叹。”
千了百当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4卷:“圣人发愤便忘食,乐便忘忧,直是一刀两断,千了百当。”
冥顽不化 冯德英《山菊花》上部第11章:“本想叫你回心转意,改恶从善,不料你如此无礼,冥顽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