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尾涂中的成语故事


曳尾涂中

拼音yè wěi tú zhōng

基本解释原意是与其位列卿相,受爵禄、刑罚的管束,不如隐居而安于贫贱。后也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曳尾涂中的典故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庄子很有才学,楚威王想请他来辅佐朝政,派两个使者带上许多珍珠玉帛,在濮水岸边见到隐居在此钓鱼的庄子,庄子对使者打比方说他愿意像保全性命曳尾涂中的乌龟,过着隐居生活。使者只好悻悻而去。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曳尾涂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其乐融融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何乐而不为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六回:“此地河道,为患已久,居民被害已深,闻贵人修治河道,虽士商人等,亦必乐于从事;况又发给工钱饭食,那些小民,何乐不为?”
德輶如毛 《诗经·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
甘心屈从
黏皮着骨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此理本常理,但异端说得黏皮着骨。”
不可偏废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山谷下》:“读《庄子》,令人意宽思大,敢作;读《左传》,便使人入法度,不敢容易。二书不可偏废也。”
鼎成龙去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超轶绝尘 庄周《庄子 徐无鬼》:“天下马有成材,若恤若失,若丧其一,若是者,超轶绝尘,不知其所。”
禁舍开塞 《尉缭子 制谈》:“今天下诸国,士所率无不及二十万之众,然不能济功名者,不明乎禁舍开塞之道也。”
高人一筹 明·归有光《震川集·别集·七·与沈敬甫七首》:“圹志、子建云亦似。但千古哭声未尝不同,何论前世有屈原,贾生耶?以发吾之愤愤而已!钦甫云:更似高人一筹也。”
欺世钓誉 《元史·隐逸传》:“世主亦苟取其名而强起之,不如所闻,则曰:‘是欺世钓誉者也。’”
火耨刀耕 唐·罗隱《别池阳所居》诗:“黄尘初起此留连,火耨刀耕六七年。”
釜生鱼 金·元好问《寄西溪相禅师》:“门堪罗雀仍未害,釜欲生鱼当奈何!”
雨淋日晒 杨朔《三千里江山》第一段:“[姚长庚]多少年来,雨淋日晒,脸比石头还粗。”
国是日非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十卷:“自是朝政反复,国是日非,卒至夷虏之祸。”
辞尊居卑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
北辕适粤 明 刘基《顺斋箴为夏仲珍作》:“北辕适粤,徒劳何为?”
无尽无休 曹禺《北京人》第三幕:“终于沉闷地听着远处的更锣声、风声、树叶声,和偶尔才肯留心到的身旁思懿的无尽无休的言语。”
七孔生烟 清·张春帆《宦海》第八回:“袁太守竟教训起他来,气得七孔生烟,双眉倒竖。”
招架不住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8回:“姚天君招架不住,掩一锏,望内便走。”
千年一律 明·李贽《题孔子像于芝佛院》:“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
老死沟壑 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为社稷长久之计,以上安二宫朝夕之养,下以济四方亿兆之命,则臣虽老死沟壑,瞑目於地下矣!”
移山造海 朱德《和何香凝主任〈农村〉原韵》之二:“移山造海志掀天,千万人民涌向前。”
为裘为箕 语出《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土崩鱼烂 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若乃距阳平,据石门,摅八陈之列,骋奔牛之权,焉有土崩鱼烂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