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不阿的成语故事


守正不阿

拼音shǒu zhèng bù ē

基本解释正:公正;阿:偏袒。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陈宠传》:“而宠与中山相汝南张彬、东平相应顺守正不阿。”


暂未找到成语守正不阿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守正不阿)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敬业乐群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趁热打铁 姚雪垠《李自成》第34章:“是的,我们要趁热打铁,一举攻破南阳。”
由此及彼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6回:“遇着通晓之人,就虚心请问,由此及彼,铢积寸累,自然日有进益。”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唐·李观《项籍故里碑铭序》:“至如谋于汉者,昔其臣也,公实弃之;兵于汉者,亦其将也,公不庸之。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连篇絫牍
首尾相卫 《晋书·温峤传》:“至于首启戎行,不敢有辞,仆与仁公当如常山之蛇,首尾相卫,又唇齿之喻也。”
长乐未央 《金石索·汉长乐宫瓦》:“‘长乐未央’,此长东宫瓦。”
庄周梦蝶 典出《庄子 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捧心西子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西子病心而膑其里,其里之丑见之而美之。”
没精打采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归至怡红院中。”
羽化登仙 宋·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负义忘恩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一个个背槽抛粪,一个个负义忘恩。”
金玉其表
一见了然 元·陈栎《勤有堂随录》:“程泰之《禹贡图》,不惬人意,不能使人一见了然。”
青山不老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青山不老,绿水长存。他日事成,必当后报。”
万贯家私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老爹爹纵有万贯家私,自有嫡子嫡孙,干你野种屁事!”
且战且走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9回:“如来日魏兵到,锐气正盛,不可便迎,且战且走。”
矜智负能 宋 陆九渊《与包显道书》:“此理苟明,则矜智负能之人,皆将失其窟宅。”
花甲之年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对酒曰:‘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谈霏玉屑 宋·欧阳澈《显道辞中以诗示教因和韵复之》诗:“谈霏玉屑惊人听,歌和阳春满坐谣。”
干燥无味 艾芜《文学手册·怎样获得文学的工具》:“这首歌,前头三句都是平铺直叙,显得干燥无味,一加尾后一句,便格外明快生动起来。”
怀璧为罪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
捉虎擒蛟 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三折:“捉虎擒蛟真壮士,好汉声名播四方。”
做好做歹 《金瓶梅词话》第九九回:“陆秉义见刘二打得凶,和谢胖子做好做歹,反他劝的去了。”
以死济之 章炳麟《电湘救赵》:“炎公受省宪付托之重,更当以死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