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首至尾的成语故事


通首至尾

拼音tōng shǒu zhì wěi

基本解释从开始到结尾。犹言原原本本。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3回:“蕙娘将前前后后,通首至尾,说了一遍。”


暂未找到成语通首至尾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通首至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拨云见日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见了爷爷,就是拨云见日,昏镜重磨。”
啼饥号寒 唐 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不立文字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七佛 释迦牟尼佛》:“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堤溃蚁孔 韩非《韩非子 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万里长征 唐 王昌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嗜痂之癖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罗刹海市》:“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
磨不磷,涅不缁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8回:“孰知铁中玉正以持己,礼以洁身,闻臣言怒以为污辱,竟不俟驾而行。其磨不磷,涅不缁,豪杰之士也。”
骚情赋骨 清·徐士俊《络冰丝》:“小生沈约字休文……天生就骚情赋骨,随他半幅纸、半点墨,当值千金。”
瞠乎其后 庄周《庄子 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摽梅之年 《诗经 召南 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贪财贱义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元帝永光二年》:“今天下俗,贪财贱义,好声色,上侈靡。”
抵死瞒生 明·无名氏《庞掠四郡》第三折:“我安排着脱身利己的机谋,正中这抵死瞒生的手策。”
引商刻羽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滔滔不断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安老先生]将作了个破题儿,又早被姑娘接过话来,滔滔不断的一套,把他四位凑起来二百多周儿、商量了将及一年的一个透鲜的招儿,说了个隔肠如见!”
手零脚碎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道你是聪明的卓氏,我道你是俊俏西施,怎肯便手零脚碎窃金赀,这都是崔通来妄指。”
乘肥衣轻 《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钟会,名公子,以才能贵幸,乘肥衣轻,宾从如云。”
温枕扇席 《陈书·沈炯传》:“每跪读家书,前惧后喜,温枕扇席,无复成童。”
软裘快马 唐·杜甫《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诗:“赤县官曹拥才杰,软裘快马当冰雪。”
风雨不测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九卷:“谁知好事多磨,风云不测,台谏官员看见同佥富贵豪宕,上本参论他赃私,奉圣旨下西台御史勘问,免不得收下监中。”
破烂流丢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六回:“当驾官即开了,捧出丹盘来看,果然是件破烂流丢一口钟。”
徒有其名 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铨选之门,徒有其名,莫责其实。”
质而不野 《后汉书 班彪传上》:“然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
漆女忧鲁 清·毛祥麟《墨余录·开捐例》:“行见贞下起元,物极必反,沙汰之政,当轴必已筹及,毋徒为漆女之忧鲁也。”
负固不悛 《全相秦并六国平话》下卷:“若负固不悛,执迷不返,则命将遣师剿平诸国。”
顺口谈天 朱自清《择偶记》:“听差原只顺口谈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