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限为穿的成语故事

拼音hù xiàn wéi chuān
基本解释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出处唐 李绰《尚书故实》:“(智永禅师)积年学书,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头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
户限为穿的典故
南北朝陈朝著名的书法家智永禅师,坚持练字30多年,写坏的笔可以装十瓮,埋入地下称“退笔冢”,共练过80万字,他住在浙江吴兴县的永欣寺,找他题字的人很多,把他屋子的门槛都踩破了,不得不包上一层铁皮。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户限为穿)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剑拔弩张 | 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
儿女情长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 晋司张华》:“尤恨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
皮破肉烂 |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满脸浑身血道道,皮破肉烂不忍瞧。” |
别树一旗 | 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唐义山、香山、牧之、昌黎,同学杜者;今年内其诗集,都有是别树一旗。” |
盗跖之物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8回:“这银子是我们江南这几个人的,并非盗跖之物,先生如何不受?” |
进退可度 | 《孝经·圣治》:“‘君子’容止可观,进退可度。” |
假戏真做 | 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三章:“表演的所以能感动人,就是因为演员的诚恳,所谓‘假戏真做’。” |
赏一劝众 | 周 吕尚《阴谋》:“杀一以惩万,赏一而劝众,此明君之威福也。” |
徇私枉法 | 王朔《人莫予毒》:“再说我们也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难道我会徇私枉法?” |
有何面目 | 《后汉书·赵苞传》:“食禄而避难,非忠也,杀母而全义,非孝也,如是,有何面目立于天下。” |
前途无量 | 钱钟书《围城》:“鸿渐还低头不响——‘我只希望方先生前途无量。’” |
先难后获 |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
不瞅不睬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姑奶奶平日只敬重的王家哥儿两个,把我们不瞅不睬;我们没来由今日为他得罪严老大。” |
霞思云想 | 清·王晫《今世说·规箴》:“此事定须霞思云想,刻意经营,奈何颓唐落墨,便布人间?” |
另起炉灶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必至闹到‘出而哇之’,饭羹莫辨,这才‘另起炉灶’。” |
救过不给 | 《秦并六国平话》下卷:“明主能行督责之术,以独断于上;群臣百姓救过不给,何变之敢图?” |
马捉老鼠 | 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马捉老鼠》:“方言‘马捉老鼠’,盖讥人粗撞不了事也。” |
英勇善战 | 李晓明《平原枪声》:“还给他们讲了一个八路军英勇善战的故事。” |
龙骧虎峙 | 明·方孝孺《春秋诸君子赞·公子友》:“龙骧虎峙,蛇豕屏窜。” |
陟遐自迩 | 唐·王勃《平台秘略论十首·幼俊》:“岂非积微成大,陟遐自迩。” |
五短身材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2回:“这个好汉祖贯两淮人氏,姓王名英。为他五短身材,江湖上叫他矮脚虎。” |
居无求安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
非刑逼拷 |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假虎威古玩流殃》:“他非刑逼拷,打死平民,纳贿诈财。” |
鸷鸟不群 | 战国·楚·屈原《楚辞·离骚》:“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
眉睫之间 | 战国·宋·庄周《庄子·庚桑楚》:“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吾因以得汝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