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怒不敢言的成语故事


敢怒不敢言

拼音gǎn nù bù gǎn yán

基本解释敢:胆量大;言:说。内心愤怒但不敢说出来。

出处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三回:“正是哑子吃黄连,苦在自肚里,敢怒不敢言。”


暂未找到成语敢怒不敢言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敢怒不敢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合时宜 东汉 班固《汉书 哀帝纪》:“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
来者不拒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无济于事 清 钱采《说岳全传》:“我岂不知贼兵众盛?就带你们同去,亦无济于事。”
声势浩大 明 施耐庵《水浒传》:“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势浩大,不可抵敌。”
反劳为逸 明·揭喧《兵经百篇·更字》:“我一战而人数应,误逸为劳;人数战而人数休,反劳为逸;逸则可作,劳则可败。”
达人知命 唐·王勃《滕五阁序》:“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镂心鉥肝 张尔田《词莂》序:“潜学洞古,镂心鉥肝,以蘄鸣一家者,代有之。”
常备不懈
意往神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不住的面红耳赤,意往神驰,身上不知怎样才好。”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清·罗泽南《与蒋瀛海书》:“取古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之道,鞭策自己身心,以调和其血气。”
众星捧月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喻若众星拱明月。”
不拘细行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庚即送直,然后得还,经此数四”刘孝标注引《中兴书》:“峤有俊朗之目而不拘细行。”
只手单拳 明·沈璟《义侠记·委嘱》:“我不在家呵,你是只手单拳,若被人欺压遭人骗,我回来后将他消遣。”
内重外轻 《宋史·高宗纪》:“以内重外轻,命省台、寺监及监司、守令居职及二年者,许更迭出入除擢。”
孤云野鹤 唐 刘长卿《送方外上人》诗:“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萧然物外 《清朝野史大观》卷九:“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
杜口绝言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阿逾陀国》:“昔以舌毁大乘,今以舌赞大乘,补过自新,犹为善矣,杜口绝言,其利安在?”
絺章饰句 清·王韬《<蘅花馆诗录>自序》:“历观古人作,亦有不尽佳,要其研精殚力,积数年十年而后成,自有一家面目在,夫岂徒以絺章饰句为事哉?”
撼地摇天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有分教,李逵施为撼地摇天手,来斗巴山跳涧虫。”
河汉斯言 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孳蔓难图 《左传·隐公元年》:“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以刺世事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蛇行鼠步 清·新广东武生《黄萧乔回头》:“虽小道亦有可观,但我见贤弟蛇行鼠步,鬼鬼马马,无文无气。”
丢眉丢眼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那太素是个十八九岁的人,晓得吴氏这些行径,也自丢眉丢眼来挑吴氏。”
推诚爱物 唐·陈子昂《九陇县独孤丞遗爱碑》:“力行务仁,推诚爱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