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珍异宝的成语故事

拼音qí zhēn yì bǎo
基本解释非常难得的珍奇宝物。
出处《旧唐书 张柬之传》:“其国西通大秦,南通交趾,奇珍异宝,进贡岁时不阙。”
暂未找到成语奇珍异宝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奇珍异宝)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面红过耳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安公子羞得面红过耳,眼观鼻、鼻观心的答应了一声。” |
伏虎降龙 |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学师父伏虎降龙,跨鸾乘凤。” |
急转直下 | 茅盾《子夜》十七:“伯韬!时局到底怎样,各人各有看法!也许会急转直下。” |
袒臂挥拳 | 元 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我特故里说的别,包弹遍,不嫌些蹬弩开弓,怎说他袒臂挥拳。” |
助我张目 | 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墨翟不好伎,何为过朝歌而回车乎?足下好伎,值墨翟回车之县,想足下助我张目也。” |
目断鳞鸿 | 明·张景《飞丸记·誓盟牛女》:“小姐,看你背里沈吟,想是心中明白,何不口传信息,免他目断鳞鸿。” |
潜身缩首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2回:“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 |
蔼然可亲 | 明 李开先《贺邑令贺洪滨奖异序》:“迄今才八阅月,绝从生之文法,除苛细之科条,虽若凛不可犯,而实蔼然可亲。” |
真人不露相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九回:“悟空,这里人家,识得我们道成事完了。自古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恐为久淹,失了大事。” |
宗庙丘墟 | 元·施惠《幽闺记·罔害蟠良》:“城市中喧喧嚷嚷,村野间哭哭啼啼,可惜车驾奔驰,生民涂炭,宗庙丘墟。” |
攀藤附葛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8回:“解宝领一支军,攀藤附葛,爬山越岭。” |
一家一火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五卷:“王媪嫁了马周,把自己一家一火,都搬到马家来了。” |
忧国忘身 | 《晋书·淮南忠壮王允传》:“故淮南王允忠考笃诚,忧国忘身,讨乱奋发,几于克捷。” |
朽木不雕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迷人眼目 | 毛泽东《质问国民党》:“这些人也是敌人的第五纵队,不过比前一种稍具形式上的区别,借以伪装自己,迷人眼目而已。” |
变颜变色 | 管桦《不讲理的人》:“阔大爷注意到两个老头变颜变色的有点为难的样子,便惊讶地竖起眉毛。” |
当门抵户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5卷:“他两人没有嬷嬷,只是盼奴当门抵户。” |
摭华损实 | 唐·张说《大唐西域记序》:“名流先达,部执交弛,趋末忘本,摭华损实。” |
再衰三竭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
视为寇仇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桀逆放恣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列传》:“窃闻领荆州牧刘表桀逆放恣,所为不轨。” |
送抱推襟 |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第16卷:“康祺独怪容甫爱少宰旷代之知,复得仪征相国、镇洋制府送抱推襟,殷殷以国土相期待。” |
寓兵于农 |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一:“予谓议者以本朝养兵为大费,欲复寓兵于农之法,书生之见,可言而不可用者哉。” |
厚往薄来 | 《礼记·中庸》:“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孔颖达疏:“厚往,谓诸侯还国,王者以其材贿厚重往报之。薄来,谓诸侯贡献使轻薄而来。如此,则诸侯归服。” |
引以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