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公大笔的成语故事


名公大笔

拼音míng gōng dà bǐ

基本解释名家的大手笔。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8回:“名公大笔,却是本家风味。”


暂未找到成语名公大笔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名公大笔)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先秦 管仲《管子 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盲人把烛 《野叟曝言》七五回:“古人每以陈寿帝魏不帝蜀,议者蜂起,皆盲人把烛之谈也。”
军令状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八卷:“怕恩王不信,勒下军令状了去。”
同源共流 东汉·班固《答宾戏》:“是以六合之内,莫不同源共流,沐浴玄德,禀仰大龢。”
月朗风清 唐·无名氏《洛神传》:“太和中,处士萧旷,自洛东游至孝义馆,夜憩于双美亭。时月朗风清,旷善琴,遂取琴弹之。”
鳌掷鲸呿 清·宋荦《漫堂说诗》三:“至于杜之海涵地负,韩之鳌掷鲸呿,尚有所未逮。”
赫赫巍巍 唐 韩愈《贺册尊号表》:“众美备具,名实相当,赫赫巍巍,超今冠古。”
抱佛脚 唐·孟郊《读经》:“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出锋头 宋·沈辽《云巢编》:“壮心欲驰步辄跚,试出锋头官已瘝。”
蒙昧无知 《晋书 阮种传》:“臣诚蒙昧,所以为罪。”
正气凛然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十章:“许云峰把椅子一推,正气凛然地站在大厅当中,昂头命令道:‘送我回监狱!’”
天赐良机 李晓明《平原枪声》:“你回来得真凑巧,也许是天赐良机,该着回来。”
刍荛之言 《诗经 大雅 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以古非今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天理昭昭 宋 朱熹《朱子语类 论语 吾与回也章》:“伊川有天理昭彰语。”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 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自古道,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必然见俺二人学业成就,着俺下山,进取功名。”
穷形极状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2回:“若是将这些牙酸肉麻的情况,写的穷形极状,未免蹈小说家的窠臼。”
凤仪兽舞 《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忝陪末座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一章:“胡愈之诸先生,我也忝陪末座。”
东捱西问 《平妖传》第十五回:“这些众人当一场生意,见神见鬼,东捱西问,那有消息。”
继之以死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有嘴没舌
粘皮着骨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此理本常理,但异端说得粘皮着骨。”
不可言喻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江城》:“生于此时,欲去不忍,欲留不敢,心如乱丝,不可言喻。”
予智予雄 范文澜 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他是一个极骄贪的人,以为自己所做的事都是对的,自己所得的物都是不够的,因之,予智予雄,任性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