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日弥久的成语故事

拼音kuàng rì mí jiǔ
基本解释旷:耽搁荒废。指时间拖得很久。
出处《战国策·赵策三》:“太子丹曰:‘太傅这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
暂未找到成语旷日弥久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旷日弥久)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投桃报李 | 《诗经 大雅 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大街小巷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清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花放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
吊胆惊心 | 《说唐》第八回:“众将进前射箭,射中的磨旗擂鼓,不中的吊胆惊心。” |
追欢取乐 | 《宣和逸事》前集:“何况徽宗是个风流快活的官家,目见帝都景致,怎不追欢取乐。” |
令人捧腹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九回:“要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 |
雨零星乱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七回:“王矮虎、一丈青赶了一直,赶不上,呼延灼自投东北上去了。杀的大败亏输,雨零星乱。” |
秋风团扇 | 清 洪昇《长生殿 献发》:“秋风团扇原吾分,多谢连枝特过存。” |
恬不为怪 | 东汉 贾谊《治安策》:“至于俗流失,世坏败,因恬而不知怪。” |
堂哉皇哉 |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他有了这个引子,就格外的打点,格外的应酬,不到半年便放了海关道,堂哉皇哉的带了家眷,出京赴任。” |
父债子还 | 祝兴义《此生此夜》:“我知道自己出身不好,在娘胎就背上父辈罪恶的包袱。就算是‘父债子还’吧。” |
百足之虫,至断不蹶 | 《文选 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李善注引《鲁连子》:“百足之虫,至断不蹶者,持之者众也。” |
为国捐躯 |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9回:“为国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 |
殷殷屯屯 | 汉·桓宽《盐铁论·国疾》:“文、景之际,建元之始,民朴而归本,吏廉而自重,殷殷屯屯,人衍而家富。” |
毛发森竖 | 宋·岳珂《桯史·馆娃浯溪》:“余忽心动,毛发森竖,乃迹故步,还至水浒。” |
六尺之孤 |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 |
藏弓烹狗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 | 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引《古今诗话》:“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
桀犬吠尧 | 汉 邹阳《狱中上书自明》:“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桀之狗可使吠尧,而跖之客可使刺由。” |
鸡虫得丧 | 清·蒋士铨《临川梦·不梦》:“鸡虫得丧成恩怨,鸟鼠因缘见短长。” |
应天顺人 | 《周易 革》:“汤武革命,顺乎在而应乎人。” |
出谋画策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
南山可移,此案不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终以为南山可移,此案不动。” |
拿贼要赃,拿奸要双 | 元·马致远《还牢末》第一折:“那梁山泊果然有个李逵,原来孔目结交贼人?二嫂,你晓得拿贼要赃,拿奸要双,如今那匾金环子在谁人收着?” |
孤苦仃俜 | 明·汤显祖《牡丹亭·诘病》:“今生怎生?偏则是红颜薄命,眼见的孤苦仃俜。” |
神摇魂荡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9回:“喜得公孙乾和异人目乱心迷,神摇魂荡,口中赞叹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