瞠目伸舌的成语故事

拼音chēng mù shēn shé
基本解释瞠:瞪着眼睛。瞪眼伸出舌头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6回:“吓得瞠目伸舌,险些儿成了痴呆病。”
暂未找到成语瞠目伸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瞠目伸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寿终正寝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1回:“纣王立身大呼曰:'你道朕不能善终,你自夸寿终正寝,非侮君而何!” |
温情脉脉 | 元 关汉卿《拜月亭》:“枉了我情脉脉,恨绵绵,我昼忘饮馔夜无眠。” |
戟指嚼舌 | 鲁迅《华盖集 “碰壁”之余》:“或则戟指嚼舌,喷血而亡。” |
洞若观火 | 明 林潞《江陵救时之相论》:“当以某辞入告,某策善后,勇怯强弱,进退疾徐,洞若观火。” |
春秋无义战 | 《孟子·尽心下》:“孟子曰:‘春秋无义战。’” |
短褐穿结 |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
开云见日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衔命来征,宣扬朝恩,示以和睦,旷若开云见日,何喜如之!” |
化整为零 | 郭沫若《洪波曲》第四章:“上海成为孤岛之后,他们化整为零,装着难民的孩子逃了出来。” |
坑灰未冷 | 唐 章碣 《焚书坑》诗:“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
不知底细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7回:“我也不知底细。” |
一饭三遗矢 | |
达则兼善天下 |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露红烟绿 | 宋·晏幾道《泛清波摘遍》词:“催花雨小,著柳风柔,都似去年时侯好。露红烟绿,尽有狂情斗春早。” |
营私作弊 | 清·谭嗣同《代拟上谕》:“总期民隐尽能上达,督抚无从营私作弊为要。” |
一箪一瓢 | 《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付之一笑 |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辨误三》:“以此知《义海》、《西清》寡陋,而妄为之说,可付之一笑。” |
慎终如始 | 《老子》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
高卧东山 | 《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 | 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自古道,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必然见俺二人学业成就,着俺下山,进取功名。” |
冷热病 | 姜树茂《渔岛怒潮》第五章:“可工作起来犯冷热病,有利向前,没利靠后,怕得罪人,满肚子小机器,就是不往正经地方使。” |
心无二想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37卷:“既心无二想,故曰一志焉,盖上士所行也。” |
引为口实 | 许德珩《回忆蔡元培先生》:“北洋军阀政府对他在教育事业上力图革新,极为不满,尤其对于北京大学男女同校一节,引为口实。” |
虽有搞暴 | |
愁海无涯 | 唐·孟郊《招文士饮》:“醒时不可过,愁海浩无涯。” |
恣睢无忌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周穆王》:“游燕宫观,恣意所欲,其乐无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