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索敝赋的成语故事

拼音xī suǒ bì fù
基本解释悉:全部;索:尽;敝:谦辞,谓不精良。指尽全国所有的兵力。也指拿出所有的一切来供应。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八年》:“敝邑之人,不敢宁处,悉索敝赋,以讨于蔡。”
暂未找到成语悉索敝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悉索敝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求全责备 | 宋 刘克庄《后村全集》:“窃谓天下不能皆绝类离伦之材,君子未尝持求全责备之论。” |
毫无二致 | 郭沫若《断断集 屈原时代》:“那时候的文体的变革和近代的文学革命,由文言文改为白话文的,实在是毫无二致。” |
言外之意 | 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下卷:“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 |
犹豫不决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 |
急急忙忙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且说鲁达自离了渭州,东逃西奔,急急忙忙。” |
浓郁葱茏 | 肖兵《太行青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上那浓郁葱茏的松柏,巍然挺立,充满生机。” |
与草木同朽 | |
描头画角 |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阮亭之意,必欲其描头画角若明七子,而后谓之窥盛唐乎?” |
袅袅亭亭 | 元 张可久《折桂令 酒边分得卿字韵》曲:“风风韵韵,袅袅亭亭。” |
遣兵调将 | 《禅真逸史》第二八回:“再说延州府丞汤思忠遣兵调将已定,然后自领马步军兵,离寨伺候。” |
后会难期 | 北朝·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大统寺》:“老翁送元宝出,云:‘后会难期。’” |
阆苑琼楼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1回:“里面阆苑琼楼,奇花异草,奥妙非常。” |
黑白不分 |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可惜一个卖土委员的调查,一个小毛的申明,把事情弄得黑白不分了。” |
议论蜂起 | 宋·陈亮《又乙巳春(答朱元晦秘书熹)书》:“秘书与叔昌子约书,乃言‘诸贤死后,议论蜂起’。有独力不能支之意。” |
暮虢朝虞 | 金 元好问《俳体雪香亭杂咏》:“洛阳城阙变灰烟,暮虢朝虞只眼前。” |
发上冲冠 | 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
打鸭子上架 |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我这两下子,你是清楚的,管工交,是打鸭子上架。” |
鸱张蚁聚 | 唐·权德舆《唐故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兼右卫将军南充郡王赠太子少保伊公神道碑铭》序:“晃之谋主苏涣、骑将王明悦,鸱张蚁聚,皆据厄害。” |
来日方长 | 宋 文天祥《与洪瑞明云岩书》:“某利郡后,颇与郡人相安,日来四处无虞,早收中熟,觉风雨如期,晚稻亦可望,惟是力绵求牧,来日方长。” |
又当别论 |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世荫不同》:“至孙许之荫以锦衣,官二品三品,忠臣之后又当别论。” |
功烈震主 | 宋·李觏《袁州州学记》:“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 |
一壶千金 | 《鹖冠子 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物使然。” |
珠残玉碎 | 唐·王犀登《李翰林分体全集序》:“于友刘少彝取李杜集合刻之,前此非无合刻者,然苍素溷淆,元黄杂遝,笺注训怙,人自为政,蒙茸猥琐,犹疥厉虮虱,使二先生之作不免珠残玉碎。” |
骥服盐车 | 《战国策 楚策六》:“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大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法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