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之臣的成语故事


社稷之臣

拼音shè jì zhī chén

基本解释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指国家。春秋时对作大国附庸的小国的称谓。指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暂未找到成语社稷之臣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社稷之臣)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落落大方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9回:“杜雍却不推辞,将通身换了,更觉落落大方。”
一场空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0回:“枉费心机空费力,雪消春水一场空。”
缩手缩脚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喊了许久,店家方拿了一盏灯,缩手缩脚的进来,嘴里还喊道:'好冷呀!'”
做张做智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回头一看,见丈夫手忙脚乱,做张做智,老大疑惑。”
鞭长不及马腹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庄子 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
跌磕蹭蹬
百炼成钢 郭小川《保卫我们的党》诗:“点起斗争的烈火,使人在烈火中百炼成钢。”
薄唇轻言 春秋 无名氏《灵枢经 逆顺肥瘦篇》:“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
察察而明 《晋书·皇甫谧传》:“若乃圣帝之创化也,参德乎二皇,齐风乎虞夏,欲温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
敬老尊贤 西汉 刘向《说苑 修文》:“入其境,土地辟除,敬老尊贤,则有庆,益其地。”
人不自安 《魏书 慕容盛传》:“于是上下震局,人不自安,虽忠诚亲戚,亦佥怀离贰。”
终身大事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一时间凭着两局赌赛,偶尔亏输,便要认起真来,草草送了终身大事,岂不可羞!这事断然不可!”
强得易贫 叶圣陶《文心》:“结果必然不成东西,徒然使自己后悔,供人家嘲笑,这便是‘强得易贫’了。”
嘴多舌长
戢鳞委翼 唐 韩愈《赠郑兵曹》诗:“我材与世不相当,戢鳞委翼无复望。”
一毫不染 明·吴承恩《赠郡伯古愚邵公报政序》:“即其可名状者言之,则本之一毫不染之真,而加之百折不移之守。”
沉几观变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回:“沉几观变,前事可师。”
玩岁愒月 明·周圣楷《张居正本传》:“乃当事者玩岁愒月,卒不能以实应,即敷奏,徒文具耳。”
凤子龙孙 《二刻拍案惊奇》卷七:“真个是凤子龙孙,遭着不幸,流落到这个地位。”
添枝接叶 宋 朱熹《答黄子耕书》:“生出重重障碍,添枝接叶无有了期,要须认清本意,而就中看得许多曲折。”
充闾之庆 《晋书·贾充传》:“贾充,字公闾,平阳襄陵人也。父逵魏豫州刺史、阳里亭侯。逵晚始生充,言后当有充闾之庆,故以为名字焉。”
扶危救困 元·无名氏《魏徵改诏》第三折楔子:“今日个扶危救困休辞惮,疾便的牵战马上雕鞍。”
方巾长袍 鲁迅《病后杂谈之余》:“国画呢,方巾长袍,或短褐椎髻,从没有见过一条我所记得的辫子。”
地裂山崩 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19回:“只听半空中一声大震,好似地裂山崩,抬头一看,依旧红日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