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如簧的成语故事


巧言如簧

拼音qiǎo yán rú huáng

基本解释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暂未找到成语巧言如簧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巧言如簧)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心服口服 先秦 庄周《庄子 寓言》:“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
蹈厉之志 明·刘基《齐侯袭莒》:“发扬蹈厉之志,以成从简尚功之俗。”
何去何从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惊才风逸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辨骚》:“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涣如冰释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5卷:“久即下部血出,并鲜血片,便无痛苦,涣如冰释。”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巴金《秋》尾声:“谈话中也常提到四妹,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急惊风撞着慢郎中 《晚清文学丛钞·瞎编奇闻》第五回:“这真是急惊风撞着慢郎中了,我家里死在床上,我如何等得急你呢?”
花遮柳掩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窃符记·如姬窃符》:“花遮柳掩防人至,觅常山宝符。”
不请自来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频来无忌,乃云入幕之宾;不请自来,谓之不速之客。”
倚此为命
洛阳纸贵 《晋书 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死而无悔 《论语·述而》:“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片长末技 清·沈葆桢《复奏洋务事宜疏》:“抑知片长末技,以备顾问,以供驱策,未尝不可。”
两次三番 元 关汉卿《绯衣梦》第三折:“你看这个苍蝇两次三番落在这笔尖儿上。”
蔽聪塞明 鲁迅《且介亭杂文 病后杂谈》:“二是对于现实要‘蔽聪塞明’,麻木冷静,不受感触。”
越古超今 宋·朱敦儒《洞仙歌·赠太易》词:“这功名富贵,有也寻常,管做得、越古超今神妙。”
伯虑愁眠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7回:“海外都说:‘杞人忧天,伯虑愁眠。’”
行军动众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朗传》:“且雨水方盛,非行军动众之时。”
高车驷马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
咫角骖驹 汉·刘向《新序·杂事五》:“齐有闾丘邛年十八,道遮宣王曰:‘家贫亲老,愿得小仕。’……宣王曰:‘未有咫角骖驹而能服重致远者也。’”
遮天盖日 浩然《石山柏》:“眼看要走进另一道川,忽然间被一座遮天盖日的大山挡住了。”
玉成之恩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54回:“那太师与驿丞对行者作礼道:‘多谢老师玉成之恩!’”
忘乎其形 郭沫若《高渐离》第五幕:“秦始皇已忘乎其形,愈摇动其身体,愈向高渐离身旁走去。”
炫奇争胜 清 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火神庙中玉器摊,尤炫奇争胜,贵族妇女及富商外贾多趋之。”
以死继之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九年》:“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