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松啖柏的成语故事

拼音cān sōng dàn bǎi
基本解释以松柏的叶实充饥。形容修仙学道者超尘脱俗的生活。
出处元 无名氏《玩江亭》第二折:“俺出家人闲来坐静,闷来游访,寻仙问道,餐松啖柏。”
暂未找到成语餐松啖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餐松啖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从头做起 | 朱自清《古文学的欣赏》:“现在得从头做起,最难的是注文用的白话……得创作。” |
余烬复燃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五回:“复从火后创出奇论,几使余烬复燃,烧天灼地。” |
蛾眉皓齿 | 汉·司马相如《美人赋》:“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 |
逞奇眩异 | 明·归有光《太极在先天范围之内》:“虽然,圣贤固非逞奇眩异,苟为制作以骇于天下,则其始之为象也,将谓其足以该道也。” |
廓达大度 | 太平天国 洪仁玕《干王洪仁玕等劝谕清朝官兵暗投明檄》:“尔等抑知我天朝廓达大度,胞与为怀,不分新旧兄弟,皆是视同一体。” |
瓶坠簪折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虽然是一时间花残月缺,休猜做瓶坠簪折。” |
泮林革音 | 《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 |
无所不有 | 唐 李朝威《柳毅传》:“始见台阁相向,门户千万,奇草珍木,无所不有。” |
桑土之谋 | 《明史·赵世卿传》:“古者国家无事则预桑土之谋,有事则议全汤之策。” |
福过灾生 | 《晋书·庾亮传》:“小人禄薄,福过灾生,止足之分,臣所宜守。” |
离乡背土 | 元·张浩养《一枝花·咏喜雨》套曲:“恨流民尚在途,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得也离乡背土。” |
通文达礼 |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七回:“况甥女虽系一小小村女,然读书识字,通文达礼,有才有德,不减古之列女,岂有上以白壁之姿,下就青衣之列?” |
天平地成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夏书》曰‘地平天成’,称也。” |
弓马娴熟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若得此人,可以攻打贼巢。更兼他深通武艺,弓马娴熟。” |
狂瞽之说 | 《南史·虞寄传》:“使得尽狂瞽之说,披肝胆之诚。” |
父子无隔宿之仇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你这个泼怪,岂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子无隔宿之仇’!你伤害我师父,我怎么不来救他?” |
三折其肱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
计尽力穷 | 《周书 韦孝宽传》:“齐人历年赴救,丧败而反,内离外叛,计尽力穷。” |
不凉不酸 | |
追悔何及 | 《旧五代史·庄宗本纪八》:“将士经年离隔父母,不取敕旨归宁,上贻圣忧,追悔何及!”宋·张君房《云笈七签·慎守诀》:“世上之人,多嗜欲伤生伐命,今古共焉;不早自防,追悔何及?” |
以一奉百 | 汉 王符《潜夫论 浮侈》:“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 |
鱼烂取亡 | 梁启超《中国国债史》:“即微外国债主之干涉,而鱼烂取亡之气象,犹岌岌不可终日也。” |
穷极则变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1回:“天下事惟陷之深者,其出愈速,穷极则变,理有固然。” |
神清气茂 | 南朝·梁·任昉《为萧扬州荐荐士表》:“窃见秘书丞琅玡臣王暕,年二十一,字思晦,七叶重光,海内冠冕。神清气茂,允迪中和。” |
高官重禄 | 金·丘处机《满庭芳·述怀》词:“任使高官重禄,金鱼袋、肥马轻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