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李投桃的成语故事

拼音bào lǐ tóu táo
基本解释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出处《诗经 大雅 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暂未找到成语报李投桃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报李投桃)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个人主义 |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 |
轰动一时 | 鲁迅《马上日记》:“治好了走出,没有知道,死掉了抬出,就轰动一时了。” |
已成定局 | 欧阳山《苦斗》:“她脸上露出万事已成定局的神态,只拿一对感激不尽的圆眼睛瞪着大家。” |
斗牙拌齿 | 《醒世姻缘传》第一回:“众人虽俱是珍哥的旧日相知,只因从良以后便也不好十分斗牙拌齿,说了几句正经话,吃了几杯壮行酒。” |
源源本本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自从这立宪二字发见了,就有人从西书上译出一部宪法新论,讲的源源本本,有条有理。” |
细嚼慢咽 | 浩然《艳阳天》第140章:“那匹刚刚病好的骡子,胃口准是还不开,看它那种细嚼慢咽的样子。” |
情见乎辞 | 《易·系辞下》:“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
贫无立锥之地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四:“十子者,不能亲也,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争名,则是圣人之未得志者也。”《汉书·食货志》:“富者田连仟佰,贫者亡(无)立锥之地。” |
求忠出孝 | 语本《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
养鹰飏去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吕布传》:“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飏去。” |
五内如焚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而且年来多病,日见衰颓,每念主上,不觉五内如焚。” |
不露神色 | 老舍《老张的哲学》:“南飞生不露神色,只是两手微颤,龙树古坦然的和别的会员说闲话,像没有看见选举结果似的。” |
画虎不成反类狗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转》:“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
冬烘学究 | 茅盾《幻灭》:“无奈应试者大抵是那一类脚色——冬烘学究,衙门蛀虫,又不能剥夺他们的考试权,只好让他们来考。” |
碰钉子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何况给别人说话,怎么好冒冒昧昧的去碰钉子?” |
牵经引礼 | 《北齐书·杜弼传》:“高祖骂之曰:‘眼看人瞋,乃复牵经引礼!’叱令出去。” |
席不暇暖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
罪疑从轻 | 东汉·班固《汉书·于定国传》:“其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 |
努牙突嘴 |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早努牙突嘴,拳椎脚踢,打的你哭啼啼。” |
风暖日丽 | 茅盾《香市》:“因为从‘清明’到‘谷雨’这二十天内,风暖日丽,正是‘行乐’的时令。” |
绷扒吊拷 | 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你若经官发落,这绷扒吊拷要桩桩儿捱过。”元 王仲文《救孝子》第三折:“并无聪明正直的心腹,尽都是那绷扒吊拷的招状。” |
倡情冶思 | 清 戴名世《吴他山诗序》:“余游四方,往往闻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所歌谣,虽其辞为方言鄙语,而亦时有义意之存。” |
厝火积薪 |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
视民如子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年》:“吴光新得国,而亲其民,视民如子,辛苦同之,将用之也。” |
坐不重席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门外长荆棘,食不二味,坐不重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