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家之犬的成语故事


丧家之犬

拼音sàng jiā zhī quǎn

基本解释失去主人家的狗。比喻失去靠山;无处投奔的人。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47回:“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


丧家之犬的典故

一次孔子到了郑国与弟子走散,孔子呆在东门旁发呆,子贡问郑国人孔子在何处。郑国人说东门边有个老头子像一只“丧家之狗”在发呆。孔子很坦然地笑着说:“把我说成这副模样也没什么。不过说我像条无家可归的狗,倒是说得对呀!说得对呀!”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丧家之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痛痛快快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依我看来,泰山是五岳之一,既然来到此地,索兴痛痛快快的逛一下子。”
大步流星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六:“他在爬犁的近边,大步流星地走着。”
碌碌无为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21章:“我早就这样想:与其碌碌无为地混这一生,不如壮烈去死!”
龙泉太阿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28回:“众夫散出,焕密启其函,见其光芒射目,乃是宝剑二口,靶上刻有字号,名曰龙泉太阿。”
一家之主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秦重道:‘妈妈是一家之主,有甚烦难?’”
狐鸣鱼书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盲人骑瞎马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复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黏皮带骨 宋·黄庭坚《钟离跋尾》:“此来更自知所作韵俗,下笔不浏离,如禅家黏皮带骨语。”
火海刀山 京剧《智取威虎山》:“哪怕是火海刀山,也冲上前。”
为民除害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秦宓传》:“禹疏江决河,东注于海,为民除害,生民已来功莫先者。”
避强击弱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奔走之间,可以知其虚实强弱,然后避实击虚,避强击弱。”
官官相为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你都官官相为倚亲属,更做道国戚皇族。”
乐不可支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公为政,乐不可支。”
唾壶击缺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梦撒撩丁 《元人散曲 庆宣和》:“若是自家空藏瓶,梦撒撩丁,花姑不重女猱轻,任谁,见哽。”
剩汤腊水 老舍《骆驼祥子》:“做菜做饭全托付给了小福子,自然那些剩汤腊水的就叫小福子拿去给弟弟们吃。”
油干灯尽 《荡寇志》第四四回:“孔厚道:‘嫂嫂揣理,小生并非不出力,只我不是神仙,那有灵芝仙药,所用不过树皮草根,油干灯尽,大命已终,如何救得。’”
迎风冒雪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真个是迎风冒雪,戴月披星,行彀多时,又值早春天气,但见三阳转运,万物生辉。”
救焚拯溺 汉 王充《论衡 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飞燕游龙 清·洪昇《长生殿·舞盘》:“宛若翾风回雪,恍如飞燕游龙。”
遗声馀价
涂不拾遗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涂不拾遗。”
穿针走线
坐无虚席 《太平广记·龙三·释玄照》:“他常常愿意讲授一千遍《法华经》,以利于他人。在山中开讲之后,虽然寒暑无常,山路险恶,但是来听讲的总是坐无虚席。”
怀铅握素 南朝·梁·任昉《为梁武帝集坟籍令》:“便宜选陈农之才,采河间之阙,怀铅握素,汗简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