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善瘅恶的成语故事


彰善瘅恶

拼音zhāng shàn dàn è

基本解释彰:表明、显扬;瘅:憎恨。表扬好的,斥责恶的。

出处《尚书 毕命》:“旌别淑慝,表厥宅里,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暂未找到成语彰善瘅恶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彰善瘅恶)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异口同音 南朝·梁·沈约《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喜不自禁 梁实秋《槐园梦忆》:“季淑就驻足而观,喜不自禁。”
绣花枕头 清 彭养欧《黑籍冤魂》第六回:“顶冠束带,居然官宦人家,谁敢说他是个绣花枕头,外面绣得五色灿烂,里面却包着一包稻草?”
自郐以下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自郐以下无讥焉。”
不知所为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桓子不知所为。”
美味佳肴 清·惜阴堂主人《二度梅》第四回:“前已吩咐尔等,不喜美味佳肴,又何为如此过费,是何意也?”
胸有丘壑 唐 厉霆《大有诗堂》:“胸中元自有丘壑,盏里何妨对圣贤。”
一竹竿打到底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我爷娘当初把我嫁给王押司,只指望一竹竿打到底,不想半路相抛。”
又惊又喜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忽闻有人唤他,强展星眸,一见是宝玉,又惊又喜,又悲又痛,忙一把死攥住他的手。”
枵肠辘辘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相与曝衣石上,近午始燥可着。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杏雨梨云 明·许自昌《水浒记·冥感》:“慕虹霓盟心,蹉跎杏雨梨云,致蜂蝶恋昏。”
寂然无声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1卷:“这些和尚是山野的人,收了这残盘剩饭,必然聚吃一番,不然,也要收拾家火,为何寂然无声?”
奴颜婢色 宋·王禹偁《送柳宜通判全州序》:“与夫谄权媚势,奴颜婢色,因采风谣司漕运者言而得之者远矣。”
蕙损兰摧 明·梁辰鱼《破齐阵·咏时序悼亡》:“把酒对斜晖,问芳卿为甚的便蕙损兰摧。”
护国佑民 《孤本元明杂剧 双林坐化》第二折:“扫荡妖魔神鬼怕,护国佑民万万纪。”
昂然自得 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
不愧屋漏 《诗经 大雅 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毛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兔走鹘落 明·宋濂《佛光普照大师塔铭》:“行宣政院命长明之瑞云山清凉寺,学徒奔凑,机锋相加,如兔走鹘落,瞬目辄失。”
务实去华 宋·范仲淹《蒙以养正赋》:“务实去华,育德之方斯在;反所收视,养恬之义相应。”
穿杨贯虱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弧矢》:“而下力倘能穿杨贯虱,则以巧胜也。”
瓦解冰泮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则七国之军,瓦解冰泮。”
自讨没趣 叶圣陶《孤独》:“他立刻觉得刚才对于孩子的要求没有意思,只不过自讨没趣罢了。”
垂头塞耳 《后汉书·殇帝纪》:“刺史垂头塞耳,阿私下比,‘不畏于天,不愧于人’。”
衔橛之虞 明·何景明《功实篇》:“夫利猛兽之乐者忘衔橛之虞。”
见势不妙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13章:“梁队长见势不好,临时放弃烧仓库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