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犊上流的成语故事

拼音yǐn dú shàng liú
基本解释谓蔑视爵禄名位,风操高洁。语本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故浮游俗间,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而饮之。
出处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故浮游俗间,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而饮之。”
饮犊上流的典故
远古时期,尧听说德高望重的贤士许由很有本事,就想让他当九州长。许由坚决不从,觉得耳朵被弄脏就跑到河边反复冲洗耳朵,他的好友巢父牵牛到河边饮水,问他为什么要洗耳,许由告诉了他,巢父怕污染了牛的口就牵到上游去饮水。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饮犊上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金蝉脱壳 | 元 马致远《任风子》第四折:“天也,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 |
暗藏杀机 | |
霜露之疾 | 西汉·司马迁《史记·公孙弘传》:“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马南邨《不要秘诀的秘诀》:“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主张古代读书人却没有胆量提出。” |
东山之志 | 《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
五零二落 | 柳青《铜墙铁壁》第13章:“他和婆姨用复员费做本钱逢集摆小摊的货箱子,被捣得五零二落,东一块西一块扔在院里。” |
莫逆之友 | 《周书·张轨传》:“与乐安孙树仁为莫逆之友,每易衣而出。” |
一语中的 | 马南邨《燕山夜话·交友待客之道》:“这是把虚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态度,真可谓一语中的,抓住了要害。” |
花花世界 | 宋 文及翁《贺新郎 西湖》词:“回首洛阳花世界,烟渺黍离之地。” |
骨肉相亲 | 春秋·齐·管仲《管子·轻重》:“兄弟相戚,骨肉相亲。” |
不知好歹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87回:“那婆子不知好歹,又奚落他,打发武松出门。” |
同然一辞 | 唐·韩愈《讳辩》:“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 |
姑息养奸 |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
平安无事 | 元 无名氏《昊天塔孟良盗骨》第二折:“哥哥将令,着兄弟巡界河去,平安无事,回哥哥的话来。” |
养尊处优 | 宋 苏洵《上韩枢密书》:“天子者,养尊而处优,树恩而收名,与天下为喜乐者也。” |
桂楫兰桡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8回:“船上又有各种盆景,珠帘绣幕,桂楫兰桡,自不必说了。” |
搽油抹粉 | 清·秋瑾《精卫石》序:“呜呼!尚凡以搽油抹粉,评老束足。” |
千姿万态 | 贺敬之《桂林山水歌》:“望不尽,千姿万态独秀峰。” |
荆棘丛生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8回:“此时家难未靖,荆棘丛生,一经还乡,存亡莫保,臣稍知利害,岂肯自投罗网。” |
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
贪脏枉法 | |
盲人瞎马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
造天立极 | 唐·陈子昂《为资州郑使君让官表》:“伏惟陛下,革命开基。造天立极,方且弘宜帝典。” |
近火先焦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9回:“常言道:‘近火先焦’。伯伯便替我们吃官司坐牢,那时又没人送饭来救你。” |
心怡神悦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引起:“不知君子那三件至乐的事,另有心怡神悦形容不到的田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