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深研幾的成语故事

拼音jí shēn yán jī
基本解释研:研究,审查;幾:细微。形容钻研深刻、细致。
出处《周易·系辞上》:“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务。”
暂未找到成语极深研幾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极深研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河鱼腹疾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 |
黄耳传书 | 《晋书·陆机传》:“初机有俊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机乃为书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 |
石火电光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四:“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石火电光,已经尘劫。’” |
魄荡魂摇 | 《雪岩外传》第六回:“雪岩左顾右盼的赏鉴了一回,想起隋炀帝的乌铜镜屏的艳事,便不禁魄荡魂摇起来。” |
实报实销 |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13章:“将来花多花少,实报实销,我也不多要你一个。” |
箕山之志 | 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也。” |
斗筲之才 | 宋·苏轼《商鞅论》:“至于桑弘羊,斗筲之才,穿窬之智,无足言者。” |
理之当然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6卷:“此原是君家之物,今日来取,理之当然。” |
求全之毁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
逐字逐句 | 程树榛《大学时代》:“她一下又翻到了今年寒假的第一天日记,并饶有兴趣地逐字逐句看了下去。” |
老虎屁股摸不得 |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许人讲话,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十个就有十个要失败。” |
跳跃纸上 | 清·孔尚任《桃花扇·凡例》:“其面目精神,跳跃纸上,勃勃欲生,况加以优孟摹拟乎。” |
揽辔澄清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党锢传 范滂》:“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
画阁朱楼 | 明·康海《王兰卿》第一折:“我和你意相投,便住在草团中也胜似画阁朱楼。” |
尝鼎一脔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
面壁磨砖 | 《景德传灯录 南岳怀让禅师》:“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乃取一砖,於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麽?’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能成镜邪?’(师曰):‘坐禅岂得作佛邪?’” |
神机妙用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只有狱卒心里明白,伏他的神机妙用,受过重贿,再也不敢说破。” |
众醉独醒 | 战国楚·屈原《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
膏腴贵游 | 《梁书·王承传》:“时膏腴贵游,咸以文学相尚,罕以经术为业,惟承独好之。” |
伯俞泣杖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毛义捧檄,为亲之存;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
烟花风月 | 吴梅《风洞山·游湖》:“咳!弘光啊!都是些烟花风月担误了你也!” |
降尊临卑,屈高就下 |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多谢也降尊临卑,屈高就下。” |
包而不办 | 杨植霖《若飞同志在绥远狱中》:“一种是国民党的包而不办的办法,一种是共产党的发动群众奋起抗战的路线。” |
破浪乘风 | 《宋书·宗悫传》:“悫少时,炳问其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
事往日迁 | 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感悟遂晚,事往日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