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面教材的成语故事

拼音fǎn miàn jiào cái
基本解释消极的供教学用的资料。借指坏的典型。
出处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发行《参考消息》以及出版其他反面教材,就是‘种牛痘’,增强干部和群众在政治上的免疫力。”
暂未找到成语反面教材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反面教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直扑无华 | 罗惇曧《文学源流》:“至于《易》著《文言》,词尚整饰,《书》垂《典》《诰》,尤多叶韵,群言之祖,排偶尤繁,匪日直扑无华,遂称复古也。” |
后海先河 | 语出《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 |
棋逢敌手 | 唐·尚颜《怀陆龟蒙处士》诗:“事免伤心否,棋逢敌手无。” |
七返丹 | 东方玉《七步惊龙》第四章:“‘七返丹’功参造化,练气之士,得此一粒,可抵二十年勤修之功,即普通人服之,亦可明目轻身,得享遐龄。” |
猴子救月 | 《法苑珠林·愚赣篇·杂痴部》:“连猕猴重,树弱枝折,一切猕猴堕井水中。” |
章决句断 | 战国·宋·屈原《楚辞·天问叙》:“今则稽之旧章,合之经传,以相发明,为了符验,章决句断,事事可晓,俾后学者永无疑焉。” |
翼翼小心 |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归国外传》:“越王是日立政,翼翼小心,出不敢奢,入不敢侈。” |
收买人心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31回:“他也知道收买民心,开仓赈济,并恤被兵之家,四县亦如此行事。” |
感天地,泣鬼神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7回:“那史册彪炳日月的事业,全是这两眶子不叫人知的暗泪做出来,感天地,泣鬼神,才扶到凌烟阁里,与了俎豆,叫他飨哩。” |
泥名失实 | 宋·程大昌《考古编·诗论九》:“夫其本圣言而推之者,尚破碎如此,其他何可泥名失实而不敢加辨也欤!” |
炳炳麟麟 | 汉·扬雄《剧秦美新》:“帝典阙者已补,王纲弛者已张,炳炳麟麟,岂不懿哉!” |
可心如意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不是我女孩儿家没羞耻,必得我拣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才跟他。” |
心慈好善 | 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一折:“我是个心慈好善的人,现如今吃长斋哩!” |
贵贱无常 | 宋·王楙《野客丛书·鹖冠子》:“《前汉·艺文志》有《鹖冠子》一篇,今所行四卷十五篇。如所谓‘中流失般,一壶千金’、‘贵贱无常,物使之然’皆出于是。” |
大张挞伐 | 清 吴趼人《痛史》第19回:“如果陛下必要大张挞伐,以示天威,则当多派士兵,以期必胜。” |
笔耕砚田 | 南朝 梁 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既笔耕为养,亦佣书成学。” |
天保九如 | 《诗经 小雅 天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
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 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
炊金爨玉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白饭青刍,待仆马之厚;炊金爨玉,谢款客之隆。” |
餔糟啜醨 |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
论功受赏 | 宋·王禹偁《刻石为丘行恭赞序》:“奋匹夫之命,轻若鸿毛,救万乘之尊,急于虎口,论功受赏,我无愧焉。” |
堕甑不顾 | 《后汉书·郭泰传》:“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 |
残羹冷饭 | 明·刘基《孤儿行》:“清晨采薪日入归,残羹冷饭难充饥。” |
询事考言 | 《尚书·尧典》:“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 |
一言订交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不想到天缘凑巧,倒在此地相会,又得彼此情同针芥,一言订交,真是难得的一桩奇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