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佚待劳的成语故事


以佚待劳

拼音yǐ yì dài láo

基本解释见“以逸待劳”。

出处《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暂未找到成语以佚待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以佚待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呼吸相通 《清史稿 颜伯焘传》:“闽粤互为唇齿,呼吸相通。”
并行不悖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稀奇古怪 清邵梅臣《画耕偶录》:“稀奇古怪,我法我派。一钱不值,万钱不卖。”
踔绝之能 《汉书·孔光传》:“非有踔绝之能,不相逾越。”
宽猛并济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第六卷:“入闱后,巨细躬亲,宽猛并济,诸事秩然。”
心腹之害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虞诩传》:“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心腹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
欢喜冤家 元 乔吉《水仙子 赠朱翠英》:“五百年欢喜冤家,正好星前月下。”
声誉鹊起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至洪班则声名鹊起。”
至诚高节 《魏书·儒林传·徐遵明传》:“至诚高节,堙没无闻,朝野人士,相与嗟悼。”
砺兵秣马 明·朱元璋《皇陵碑》:“砺兵秣马,静看颉颃。群雄自乎声教,戈矛天下铿锵。”
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颠衣到裳 汉·扬雄《太玄·上》:“次六。升于堂,颠衣到裳,廷人不庆。”
和蔼近人 明 李开先《贺邑令贺洪滨奖异序》:“迄今才八阅月,绝从生之文法,除苛细之科条,虽若凛不可犯,而实蔼然可亲。”
山崩钟应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第二卷:“此蜀郡铜山崩,故钟鸣应之耳。”
纲常扫地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7回:“史臣有《仇牧赞》云:‘世降道斁,纲常扫地。堂帘不隔,君臣交戏。’”
神闲气定 明·冯梦龙《智囊补·捷智·张佳胤》:“当命悬呼吸间,而神闲气定,款语揖让,从眉指目语外,另构空中硕画。”
雨巾风帽 宋·朱敦儒《感皇恩·游□□园感旧》词:“主人好事,坐客雨巾风帽。”宋·陈三聘《梦玉人引》词:“雨巾风帽,昔追游、谁念旧踪迹。”
临文不讳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
嵚崎历落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周伯仁道桓茂伦,嵚崎历落,可笑人。”
忘餐废寝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忘餐废寝舒心害,若不是真心耐,志诚捱,怎能勾这相思苦尽甘来。”
一脉同气 《醒世姻缘传》引起:“兄弟本是合爹共娘生的,不过分了个先后,原是一脉同气的。”
花锦世界 《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到永乐爷从北平起兵靖难,迁于燕都,是为北京。只因这一迁,把个苦寒地面,变作花锦世界。”
羽蹈烈火 汉·刘向《新序·杂事》:“若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若以指绕沸,若羽蹈烈火,入则焦没耳。”
死中求活 宋·王质《上皇帝书》:“今日刃侵于胸,火逼于肤,死中求活,法当寻出奇之计。”
白日青天 宋 杨万里《题太和宰卓士直寄新刻〈山谷快阁诗真迹〉》诗:“太史留题快阁诗,旧碑未必是真题。六丁搜出严家墨,白日青天横紫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