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衣露盖的成语故事

拼音bào yī lù gài
基本解释日晒衣裳,露湿车盖。形容奔波劳碌。
出处《史记·萧相国世家》:“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
暂未找到成语暴衣露盖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暴衣露盖)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霜露之悲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终制》:“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 |
藏垢纳污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
智勇兼备 |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49回:“此人智勇兼备,善于用兵,主公即当调回,可以退敌。” |
心安理得 | 清 吴趼人《瞎骗奇闻》:“你别瞧我摆了店面,天天卖钱,那是自己本事换来的,我用着心安理得。” |
风木含悲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
海北天南 | 唐·刘禹锡《送别四十六首·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昔年意气结群英,几度朝回一字行。海北天南零落尽,两人相见洛阳城。” |
摩肩接踵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
举止大方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一回:“若是正经的女子,见了人一样,不见人也是一样,举止大方,不轻言笑的,那怕他在街上走路,又碍甚幺呢?” |
情同鱼水 | 宋·无名氏《异闻总录·房州理男》:“郎君幽婚,情同鱼水。岂不念父母追悼乎?” |
耳视目听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 汉·刘向《说苑·贵德》:“管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
体贴入妙 | 清·昭梿《啸亭杂录·檀栾卿》:“姿容艳丽,性格柔婉,所演剧甚多,俱能体贴入妙。” |
师出无名 | 东汉 班固《汉书 高帝纪上》:“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
九死不悔 | 战国 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不迁之庙 | |
狂吟老监 | 宋·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词:“为唤狂吟老监,共赋销忧。” |
隔山买老牛 | |
一无所闻 | |
名缰利锁 | 宋 柳永《夏云峰》词:“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 |
琳琅触目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
画龙刻鹄 | 清 唐孙华《送吴振西北游》诗:“东箭南金谁国士,画龙刻鹄半虚名。” |
禁攻寝兵 |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以禁攻寝兵为务。” |
绣闼雕甍 | 唐·王勃《滕王阁序》:“披绣闼,俯雕甍。” |
漫地漫天 | 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可早漫地漫天,更扑头扑面,雪拥就浪千堆。” |
垂头塌翅 | 《新唐书·萧遘传》:“君臣报国极矣,战力殚矣,尚能垂头塌翅求生于黄门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