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之志的成语故事

拼音líng yún zhī zhì
基本解释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出处《汉书·扬雄传》:“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陵(凌)云之志。”
暂未找到成语凌云之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凌云之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加官进爵 | 明 周楫《西湖二集》:“征聘吴与弼进京,加官进爵,将隆以伊傅之礼。” |
拔苗助长 | 郭沫若《雄鸡集 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命令主义就合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叫做‘拔苗助长’。结果被拔起的苗不仅不能成长,反而枯槁了。” |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 鲁迅《现代史》:“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其实是许多年间,总是这一套,也总有人看。” |
胆大心粗 |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扑咚咚阶下升衙鼓,唬得我手忙脚乱,使不得胆大心粗。 |
欺人太甚 |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主公着他做了盟府,又与他一口宝剑,筵前举鼎,欺人太甚。” |
刻木为吏 | 东汉 班固《汉书 路温舒传》:“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六韬》:“屈一人下,伸万人上,惟圣人能行之。” |
癞狗扶不上墙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怨不得俗语说:‘癞狗扶不上墙’的!” |
万口一词 |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现在万口一词,愿立永康王,不可更改。” |
百载树人 | 粤剧《搜书院》第五幕第二场:“百载树人是我一生抱负。” |
剑及履及 | 《新华日报》1943.1.31:“社会上各界领袖,能以身作则,剑及履及的来做,则移风易俗,也绝不是挟泰山以超北海的难事。” |
齿颊挂人 | 何启、胡礼垣《新政论义》:“及知名之国皆有可取之物,齿颊挂人,多者二十馀种,再次亦数种,惟中国则无一见称焉。” |
及第成名 | 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怎肯似那等穷酸恶醋,得一个及第成名,却又早负德辜恩。” |
咸嘴淡舌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8回:“这一点子小崽子,也挑幺挑六,咸嘴淡舌,咬群的骡子似的。” |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 《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
云起龙襄 | 《汉书·叙传下》:“云起龙襄,化为侯王。”颜师古注:“襄,举也。”一本作“云起龙骧”。 |
朝思暮念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2卷:“一时未便,不好说得女子之事,闷闷随去任所,朝思暮念不题。” |
寒往暑来 | 南朝·宋·鲍照《伤逝赋》:“寒往暑来而不穷,哀极乐反而有终。” |
趁波逐浪 |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四折:“谁想并头莲情断藕丝长,搬调的俺趁波逐浪。”元 石德玉《紫云亭》第四折:“当日个为多情一曲《满庭芳》,曾贬得苏东坡也趁波也趁波逐浪。” |
凤舞龙蟠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四回:“不想这一拜,恰恰的合成一个‘名花并蒂’,俨然是金厢玉琢,凤舞龙蟠!” |
众阳之长 | 东汉·班固《汉书·李寻传》:“夫日者众阳之长,辉光所烛,万里同晷。” |
束手自毙 |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二卷:“但使兵连不解,馈运不休,古犹忌之,粌今日兵无可连,馈无可运,徒束手自毙何益。” |
身不由主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2回:“‘哎哟’了一声,就身不由主睡下了。” |
挟冰求温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柔传》:“何异挟冰求温,抱炭希凉者哉!” |
螳螂拒辙 | 唐 刘知幾《史通 载文》:“乃其申诰誓,降移檄,便称其智昏菽麦,识昧玄黄,列宅建都若鹪鹩之巢苇,临戎贾勇犹螳臂之拒辙。此所谓厚颜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