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九品的成语故事

拼音zhōng zhèng jiǔ pǐn
基本解释品:等级。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实行选拔官吏的等级制度。
出处《晋书·刘毅传》:“至于中正九品,上圣古贤,皆所不为,岂蔽于此事而有所不周哉,将以政化之宜无取于此也。”
暂未找到成语中正九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中正九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轮扁斫轮 | 《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 |
一视同仁 | 唐 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
因噎废食 | 汉 刘向《说苑》:“一噎之故,绝谷不食。” |
时至运来 | 南朝 宋 颜延之《大筮箴》:“时至运来,当在三五。” |
以一持万 | 先秦 荀况《荀子 儒效》:“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 |
发昏章第十一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只见头在下,脚在上,倒撞落在当街心里去了,跌得个‘发昏章第十一’!” |
屡试屡验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我祖上传得个落花返枝的法术,屡试屡验。” |
似非而是 | |
万古千秋 | 唐 周朴《望中怀古》:“齐心楼上望浮云,万古千秋空姓名。” |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 春秋·齐·管仲《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 |
相形失色 | 秦牧《在仙人掌丛生的地方》:“仙人掌终于锻炼出现在这样一种使普通植物为之相形失色的倔强性格和卓特风貌。” |
旷古未有 | 《北齐书·王纮传》:“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旷古未有此事。” |
目不邪视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妇人请竺同载。竺上车端坐,目不邪视。” |
芥纳须弥 | |
旭日东升 | 《诗经 邶风 匏有苦叶》:“緇緇鸣雁,旭日始旦。” |
方领圆冠 | 南朝·梁·何逊《七召·儒学》:“方领圆冠,金口木舌。谈章句之远旨,构纷纶之雅说。” |
如火燎原 | 《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
名垂百世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命终三纪,名垂百世。” |
装穷叫苦 | 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四章:“别瞧这些铺户专会装穷叫苦,其实哪一个屋角床底,不埋着一万两万的?” |
引锥刺股 |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
抓乖弄俏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六回:“沙僧道:‘莫争讲,这里不是那抓乖弄俏之处,且进去!且进去!’” |
自诒伊戚 | 《诗经 小雅 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左传 宣公二年》:“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
倏忽之间 |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咸,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乎。” |
丰屋之过 | |
勾爪居牙 | 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凤凰不下勾爪、居牙、戴角、出距之兽于是鸷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