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名督实的成语故事

拼音xún míng dū shí
基本解释循:依照;督:督责。按照名义来要求内容,以考察是否名副其实。
出处《北齐书·文宣帝纪》:“譬诸木犬,犹彼泥龙,循名督实,事归乌有。”
暂未找到成语循名督实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循名督实)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应俱全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那案子上调和作料,一应俱全。” |
知我罪我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
坑家败业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 |
虫鱼之学 | 唐 韩愈《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诗:“《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
黄锺瓦缶 | |
历井扪天 | 宋 苏辙《卜居赋》:“诸子送我,历井扪天,汝不忘我,我不忘先。” |
白藋同心 | 北周 庾信《竹杖赋》:“秋藜促节,白藋同心。终堪荷蓧,自足驱禽。” |
书记翩翩 |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 |
不偢不倸 | 明 苏复之《金印记 周氏回家》:“妇婿功名不遂回来,一家不偢不倸。” |
证据确凿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尸场检验,证据确凿。且并未用刑,尔兄自认斗杀,招供在案。今尔远来,并非目睹,何得捏词妄控。理应治罪,姑念为兄情切,且恕。不准。” |
玉柱擎天 | 明·高明《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乾坤正,看玉柱擎天又何用?” |
采凤随鸦 | |
大题小作 | 老舍《读〈套不住的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
形制之势 | 东汉·班固《汉书·郦食其传》:“距飞狐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 |
迎刃冰解 | 宋·叶适《题张君所注佛书》:“至于要言微趣,人所难知,往往迎刃冰解。” |
挨肩搭背 | 《官场维新记》第九回:“小玉凤见是警察局的大人到了,连忙抛了各客,溜进房间里来,与袁伯珍挨肩搭背的坐在一块儿。” |
雪鬓霜鬟 | 元·高明《琵琶记·伯喈夫妻分别》:“云情雨意,虽可抛两月之夫妻;雪鬓霜鬟,更不念八旬之父母。” |
矮子看戏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7卷:“正如矮人看戏一般,见前面人笑,他也笑,他虽眼不曾见,想必是好笑,便随他笑。” |
相对如宾 | 清·张岱《天保九如》:“齐眉举案,相对如宾。” |
探幽索隐 |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夫仁者乐,知者好诚,秉礼者探幽索隐。” |
一人向隅,满坐不乐 | 汉 刘向《说苑 贵德》:“故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犹一堂之上也。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
国安民泰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0回:“再拈信香一炷,愿今国安民泰,岁稔年和,三教兴隆,四方宁静。” |
堕甑不顾 | 《后汉书·郭泰传》:“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 |
傻眉楞眼 | 管桦《惩罚》:“还不快往前搜索!傻眉楞眼立在那儿干什么?” |
遵厌兆祥 |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论》:“田乞及常所以比犯二君,之齐国之政,非必事势之渐然也,盖若遵厌兆祥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