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令暮改的成语故事


朝令暮改

拼音zhāo lìng mù gǎi

基本解释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

出处汉·鼌错《论贵粟疏》:“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朝令暮改的典故

西汉文帝时期,官僚地主等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农民生活极其困苦,很多人破产逃亡,太子家令晁错写《论贵粟疏》上书给皇帝,提出打击商人投机倒把的行为,限制官僚地主对农民的盘剥,提出政策稳定,不能朝令暮改,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朝令暮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举善荐贤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心急如焚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7回:“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
饱经风霜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说到这里,他的饱经风霜的发红的老眼里掉下了泪水了。”
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枕戈待旦 《晋书 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弄璋之庆 明·赵弼《木绵庵记》:“喜公有弄璋之庆,万事足矣。”
童心未泯 宋·陆游《园中作》:“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群儿竹马嘻。”
众说纷揉 宋 司马光《进交趾献奇兽赋表》:“麟,瑞兽也,旷世而不可睹,其于经有名而无形,传记有形,而去圣久远。纵说纷揉,自非圣人,莫能识其真。”
惊心裂胆 茅盾《子夜》:“他来上海也已经有两三天了,然而在前线炮火中的惊心裂胆,以及误陷入敌阵被俘那时候的犹疑委屈,还不曾完全从他脑膜上褪去。”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旧约全书 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屁滚尿流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你要问俺名姓,若说出来,直唬得你屁滚尿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林占财《森林中的远征》:“是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自古以来用兵的老规矩,你们没有粮食怎么走这么远的路!”
戴月披星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官人每不在家里快活,也这般披星戴月生受。”
轻死重义 《旧唐书·崔融传》:“若乃富商大贾,豪宗恶少,轻死重义,结党连群。”
逢机遘会 明·王世贞《纲鉴会纂·宋纪》:“谋取者,逢机遘会,阳施阴设,而人莫觉,宋主祖是也。”
日莫途远
持平之论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二》:“先师刘文正公曰:‘神仙必有,然必非今之卖药道士;佛菩萨必有,然必非今之说法禅僧。’斯其持平之论矣。”
滔滔汩汩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说罢,又把题诗的人名字,屈着手指头数出来,说了许多甚么生,甚么主人,甚么居士,甚么词人,甚么词客,滔滔汩汩,数个不了。”
平平泛泛
调三惑四 《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是弄非、调三惑四。”
丰功厚利 汉·班彪《王命论》:“帝王之祚,必有明圣,显懿之德,丰功厚利积累之业。”
视为寇雠 《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法无二门 《金史·高德基传》:“有犯罪当死者,宰相欲从末减。德基曰:‘法无二门,失出犹失入也。’不从。”
金章玉句 宋·杨万里《过白沙渡得长句呈澹庵先生》:“先生半酣染霜免,金章玉句诗空万古。”
苌弘碧血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