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首分离的成语故事


身首分离

拼音shēn shǒu fēn lí

基本解释身:躯干;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四》:“刳腹折颐,首身分离,暴骨草泽。”


身首分离的典故

战国时期,秦军进攻魏国,魏国仓皇应战,上郡之战杀得血肉横飞、尸横遍野,3万魏军全部战死。秦军占领了上郡,把村庄洗劫一空,老百姓被掳走,秦国不断侵略六国,制造无数惨案。春申君评价为:“首身分离,暴骨草泽,头颅僵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身首分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疾如旋踵 唐·冯用之《机论上》:“一得一失,易于反掌,一兴一亡,疾如旋踵,为国家者可不务乎?”
朦朦胧胧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1回:“走了一五更,天色朦朦胧胧,尚未明亮。”
微乎其微 清 杨伦《杜诗镜铨》眉批引蒋弱六云:“写妙技不觉说入自家语,微乎其微。”
无所不在 巴金《家》四:“电灯光死去时发出的凄惨的叫声还在空中荡漾,虽然声音很低,却是无所不在。”
坐立不安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
风派人物 张洁《沉重的翅膀》:“他们又知不知道他是个见风使舵的风派人物?”
耆年硕德 郑观应《盛世危言·海防》:“当今王大臣耆年硕德,虽不乏人,求其能深知水军事务,胆识俱优者,恐难其选。”
冲口而出 宋 苏轼《跋欧阳公书》:“此数十纸,皆文忠公冲口而出,纵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
盈盈欲笑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冈仙》:“见镜中人忽现正面,盈盈欲笑。”
如潮涌至
前言不答后语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4回:“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语?”
教导有方 清 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九回:“凡此种种,虽然是他叔祖教导有方,也是他福至心灵,官星透露,才得一变而为闻一知十的聪明人。”
恶贯久盈 唐 陆贽《议汴州逐刘士宁事状》:“伏以刘士宁昏荒暴慢,恶贯久盈,事迹彰著。”
玉粒桂薪 宋·王禹偁《陈情表》:“望云就日,非无恋阙之心;玉粒桂薪,未有住京之计。”《宋史·外国传三·高丽》:“緼袍短褐,玉粒桂薪,堪忧食贫,若为卒岁。”
熟路轻辙 宋·张榘《摸鱼儿·为赵懒窝寿》词:“君看取,世道羊肠曲折,依然熟路轻辙。”
椎心饮泣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臣等原奏概归无效,拜命之余,不禁椎心饮泣。”
敬事后食 语出《论语·卫灵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邢昺疏:“言当先尽力敬其职事,必有勋绩而后食禄也”。
心存芥蒂 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芥蒂。”
束手就禽 王闿运《桂阳陈侍郎行状》:“众如言,夜径入山寺,明先唯与徒党十数人居,束手就禽。”
身遥心迩 元·王德信《西厢记·泥金报捷》:“小生身遥心迩,恨不得鹣鹣心翼,邛邛并躯。”
你吹我捧
以筳撞锺
强文浉醋
情见势竭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荀彧传》:“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研精毕智 明·唐顺之《〈右编〉序》:“经国之士,研精毕智,所以因势而曲为之虑者,虽不可为典要,而亦未尝无典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