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口木舌的成语故事

拼音dù kǒu mù shé
基本解释杜口:闭口不言;木舌:结舌。闭着嘴说不出话来。比喻缄口不言,形容不敢说话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忠臣惧死而杜口,万夫怖祸而木舌。”
暂未找到成语杜口木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杜口木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变态百出 | 《新唐书 艺文志一》:“历代盛衰,文章与时高下。然其变态百出,不可穷极,何其多也。” |
形影不离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二》:“青县农家少妇,性轻佻,随其夫操作,形影不离,恒相对嬉笑,不避忌人。” |
生子当如孙仲谋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生子当如孙仲谋。” |
以功补过 | 《云笈七签》卷九十三:“追悔既往,洗心自新。虽失之于壮齿,冀收之于晚节。以功补过,过落而功全;以正易邪,邪忘而正在。” |
拨乱诛暴 |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 |
朋党比周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一》:“夫从人朋党比周,莫不以从为可。” |
生花之笔 |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
初生之犊不惧虎 | 《三国演义》第七四回:“俗云:‘初生之犊不惧虎。’父亲纵然斩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 |
后患无穷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武帝纪》:“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 |
赌咒发誓 | 温靖邦《将星在狼烟中升起》:“陈书农他们赌咒发誓,声明自己决无二心。” |
蓬户柴门 | 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住的是草舍茅庵,蓬户柴门。” |
支支梧梧 | 鲁迅《故事新编·奔月》:“[后羿]坐在对面的铺着脱毛的旧豹皮的木榻上,搔着头皮,支支梧梧地说——‘今天的运气仍旧不见佳,还是只有乌鸦。’” |
男女有别 | 西汉 戴圣《礼记 昏义》:“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 |
扼亢拊背 | |
循环反复 | 唐·罗隐《汉铙歌·芳树》诗:“春夏作头,秋冬为尾,循环反复无穷已,今生长短同一规。” |
粉饰太平 | 宋 蔡絛《车铁围山丛谈》:“当是时,方粉饰太平,务复古礼制。” |
落魄不偶 | |
槁苏暍醒 | 金·王若虚《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自吾令下车,赋役以平,刑罚以清……槁苏暍醒,民饱而嬉,相忘乎无事。” |
高车驷马 |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 |
防芽遏萌 | 《三国志 卷五十九 吴书 吴主五子传 孙奋传》:“大行皇帝览古戒今,防芽遏萌,虑于千载。” |
吹毛求瑕 | 《三国志·吴志·步骘传》:“擿抉细微,吹毛求瑕。” |
手到拈来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1回:“小生凭三寸不烂之舌,直往北京说卢俊义上山,如探囊取物,手到拈来。” |
远至迩安 |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 |
逋逃之薮 | 《尚书 武成》:“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 |
万古不变 |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他们一心向往的,就是从先生那里学来的据说是万古不变的教条。” |